澈底肅清殖民地思想 國產品不應冒充外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4816
颗粒名称: 澈底肅清殖民地思想 國產品不應冒充外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8月8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关于許多自由車行存在着一種冒用外國商標的壞現象、有少數的工商業還用中英文混合的招牌的内容。
关键词: 自由車 外國 商標 招牌 中英文

内容

編輯同志:
   許多自由車行,存在着一種冒用外國商標的壞現象。在他們所陳列的新自由車中,都是什麽飛利浦、三槍等外國牌子,實際上全是國產品。
   他們冒用外國商標,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上海製造的所謂上海飛利浦,各種零件上,都刻着飛利浦的英文字,是澈頭澈尾的冒牌貨。另一種是本地車行自己購買的零件裝配起來後,漆上外國商標。
   冒用外國商標,是殖民地思想,是因為過去長期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外國貨充斥了市場,有些人養成了一種崇拜外國貨的心理,認為外國貨都是好的,所以就把我們自己製造的東西,印上外國文字,甚至連一個中國□也沒有,企圖迎合這些人的心理。今天我們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帝國主義已經被我們打跑了!我們的工業產品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全體工人的努力下,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中,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自己的出品,就應該用自己的商標牌號,而且還要在全國人民從思想上澈底肅淸崇拜外國的思想,要以使用國貨為光榮,培養我們愛國主義的思想。
   冒用外國商標的商標牌號,自行車只不過是一個例子,同樣情形還是很多的,我認為各廠商應該自覺自動的廢除它,換上光榮的自己的商標牌號。
   魏灼文編輯同志:
   廣大人民政治覺悟普遍提高,認識到帝國主義各種方式的侵略,「文化侵略」就是其中一種,使我們喪失自尊心。因此,各地工商界自動的把所出品的東西上英文字除去,但也有少數的工商業還用中英文混合的招牌,例如本市延齡路泰華藥房、中國大藥房等號還是如此,希望自動的予以拆除。陳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重
责任者
魏灼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