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討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4787
颗粒名称: 問題討論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8月7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的文章。
关键词: 軍事 原則 革命

内容

問: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是什麽?
   答: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會議上作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十大軍事原則,就是在這個報告裏提出的。十大軍事原則是:㈠先打分散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強大之敵。(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及廣大鄕村,後取大城市。㈢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爲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及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及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覆多次才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㈣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况下,則採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之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之目的,以便我軍能够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上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㈤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之把握。㈥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與連續作戰(即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七)□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意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及城市。㈧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及城市則堅决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之守備,而又爲環境所許可之據點及城市,則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强固之據點及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九)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及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綫。㈩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與整訓部隊。休息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儘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機會。
   問:這十大軍事原則爲什麽不怕敵人知道呢?
   答:這是因爲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它所進行的戰爭是人民求解放的戰爭。這十大軍事原則是毛主席根據人民解放軍在和內外敵人長期作戰中的經驗總結出来的,它完全適合於自己的情况。
   美蔣反動派對這些軍事方法,並不是不知道。蔣匪介石曾多次召集他的軍官受訓,叫他們研究這些軍事方法,企圖找到對付的辦法;美帝國主義也曾給蔣匪介石建議各種各樣的戰略戰術,並替蔣匪訓練軍隊,接濟大批軍事裝備。但是不管怎樣,都不能挽救美、蔣匪幫的失敗。這是因為蔣匪的軍隊是反人民的軍隊,它所進行的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反人民的軍隊既不可能利用我們的戰略戰術,也不可能有辦法對付我們的戰略戰術。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蔣介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