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時代意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3149
颗粒名称: 「包公」的時代意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22日当代报登载老百姓將包拯這一眞實人物理想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時代意義。
关键词: 包拯 時代 意義

内容

封建社會中的法律,只是封建統治階級用來鎭壓人民,維護反動統治的最適合的工具,它不但是唬嚇老百姓不敢動,同時還是欺騙老百姓許其合法行動,很起了緩和階級鬥爭的麻醉作用。我們知道,在封建初期的先秦時代,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社會向前發展,貴族領主的天下變了地主的天下,新的統治者乖巧起來,鎭壓人民的方式就也換了花樣。現在不再老老實實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了,而是訂定法律,意思說:我們大家都遵守這一套!但事實上,從皇帝起,皇族、外戚、官吏、士紳……一切上層人物,誰都可以逍遙法外的;所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實在是當時人民最低限度的迫切要求,也是最現實的鬥爭口號。所以,在戲曲中,進行合法鬥爭,「一狀吿壞兩員封疆大臣」的宋士杰,毫不慚愧的是人民英雄;而執法無私,並不官官相護的毛朋,被目爲統治階級的突出人物。這是歷史時代的悲劇,却也表現了中國人民傳統優秀的一面、積極的一面。也就是老百姓將包拯這一眞實人物理想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時代意義。
   正因包公是老百姓所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包公戲」的內容和形式,差不多無一不是質實、樸拙的,充分反映着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儘管它幼稚、荒唐,許多地方不合理、有毛病,適足說明確是民間的創作,它爲人民大衆深所喜愛。例如『打龍袍』:午門放花燈一場,在戲裏加串傀儡戲,這種形式很古老,爲一般京劇中所少見;而演的是『雷打張繼保』這民間故事。老百姓是不怕甚麽的,拿自己熟悉的事情和道理来指斥皇帝了;你不是口口聲聲在「以孝治天下」的嗎?然而你就是頭一名不孝!那麽,由包公給以懲罰,叫皇帝跪下挨打——不錯,打的是龍袍;龍袍不正完全是那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和權威的象徵嗎?所以「打龍袍亞賽打君」。擒賊先擒王,先給個下馬威瞧瞧;為的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於是,包公取得絕大權力,成爲監察自皇帝以下各級人物的執法者:「若是皇兒不從命,畫影圖形也要充軍」。雖然授予上方寶劍的是龍國太,但這位龍國太却曾經是個住在破窰裏、依靠老百姓照顧的乞丐婆子,實在是富有意味的。
   老百姓將包公的權力伸展到陰曹地府,這决非依據「關節不到、閻羅包老」的諺語所能解釋的。『探陰山』(鍘判)告訴我們,原來所謂陰曹地府也並不淸白:李判爺為了包庇隱匿外甥馮君瑞的謀殺案件,枉法徇私,竟擅自將生死簿撕去一篇;並且舞弊的手法又是那麽高明,將撕下的搓成個紙捻,重複用來釘了生死簿子;同時,憑藉地位勢力,命令窺見情弊的油溜鬼不准透漏風聲。這使包公也一時勘究不出了;而昏瞶瀆職的閻王,還與包公擊掌打賭。結果,進行調查研究工作,一直跑到陰山,得到油溜鬼的協助檢舉,才眞象大白,於是執法鍘了判官。——包公對陰曹地府發揮了權力,老百姓對陰曹地府也搞着鬥爭!雖則是迷信,但這也多末富有人情味?
   自然,授予包公「上方寶劍」的到底是龍國太,而不是乞丐婆子;究竟要找得「生死簿」作爲斷案的依據,而不是像孫悟空的將「生死簿」一筆勾消;這些都並不澈底。但我們認識:「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鬥爭意識,雖然有着民主因素存在,基本上也還是並未否認封建制度,否認封建統治法律的;那麽在反映這一意識的戲曲形態上,有着或種限制,不正是必然的麽?我想說明的是:封建時代的老百姓將包公理想化,其時代意義是用來表現比較積極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鬥爭意識的,這和消極的依賴「淸官」伸寃明理的保守觀念有着很明顯的不同的立場。「包公戲」的內容雖然也屬於「淸官了案」的範疇,但其意義並不限於「淸官了案」。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葉伯寬
责任者
宋士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