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送光榮的同學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2506
颗粒名称: 歡送光榮的同學們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十五日下午五時,居民歡送光榮參幹的同學們。
关键词: 居民 歡送 參幹同學們

内容

十五日下午五時:從人民大會堂到城站的沿途,到處充滿着歡送的人。他們: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竚立着,望着飄揚在綠樹叢中、高樓旁邊「向參加軍幹校的光榮同學致敬」的橫幅,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着掩蓋不住的熱情和興奮。居民樂隊、腰鼓隊從各個不同的角落趕向歡送地點。快些,快些,大家都怕來不及趕上這盛會。
   在人民大會堂廣場中,光榮母親執着孩子的手,在叮囑着莫辜負祖國的期望,母親們將手帕揩着流在孩子兩頰的雨水;孩子替母親整理着胸前的光榮大紅花。
   浙大物理系敎授丁緒寳老先生和他愛人楊滿生說:送孩子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是最光榮的,而且也是最應該的。丁老敎授的大孩子在軍幹校第一次招生時就報名參加了,這次是第三個女兒。大女兒和二女兒當軍幹校第一次招考時,都報了名,但未錄取;這次三姐妹同時報名,祇取了第三個。丁老敎授說:孩子們是隨時隨地等候着祖國的召喚。楊滿生昨天一面忙着送自己的孩子,一面又忙着到市婦聯的歡送台上,歡送更多的孩子。杭高施宗似同學的母親施老太太,昨天很高興地說:我不像第一次歡送我女兒那樣難捨。因為毛主席愛他們,比我們做父母的還關懷。八時半,光榮同學們紛乘上汽車,一輛接着一輛的駛向城站。行列以數十面紅旗組成的儀仗隊爲前導。省市各界代表四萬人的歡送行列,將寬闊的馬路擠成了一條僅能通行的小路。火炬光在雨中照耀,鞭爆聲、口號聲、此起彼落的歌聲,隨着同學們的坐車響着。「再見吧媽媽!」「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握手,獻花,送茶,「同學們,再來一杯!」「同學們,保重!」到處是一片熱情。許多小學生趕着車子叫着,「大哥哥!大姐姐!你們先去,我們大起來就來」。車上回答的是「小弟弟,小妹妹,你們好好學習,我們等着歡迎你們」。
   從人民大會堂,經延齡路、解放路、中山中路、淸泰街到城站,一路上,工會、學聯、婦聯、工商界、居民的十多個歡迎站,打着鑼鼓,用爆竹、擴音器,向參幹同學致敬歡呼。
   緊接着參幹同學的列車,是光榮家長們的汽車。當戴着光榮紅花的爸爸媽媽們出現在歡送的行列中時,兩旁夾道歡送的羣衆立即打起了致敬的腰鼓、鑼鼓和軍樂,熱烈歡呼「向光榮的家長致敬!」「光榮屬於鼓勵子女參加軍幹校的愛國家長」等響亮口號。人們更熱烈地向光榮家長握手致敬。許多居民茶水站並向光榮家長送茶水。光榮家家長們為自己的孩子感到光榮,為自己的祖國感到光榮。汪永樂同學的祖父,七十四歲了,他坐在光榮車上看到羣衆熱烈歡呼的情况,把雪白的鬍子都笑得飛揚起來。他說:我活了這大年紀,今天在毛主席領導工,靠了自己的孫子,才有這光榮的一天。董金泉的母親,五十七歲了,她有五個孩子,三個媳婦,都已參加革命工作。這次她的小兒子也在她鼓勵下參加了軍幹校。她恨恨地說,在她小兒子三歲時,他父親被日機炸死。這次她鼓勵他去參幹,是爲了堅决反對美帝武裝日本,爲了不吃二遍苦,爲了建設我們的强大國防。沈寳發的母親在閘口機務段工作,她生下沈寳發十個月,就死了丈夫。二十年後的今天,爲了祖國的需要,她鼓勵孩子參加了軍幹校。她說:「沒有祖國,我也沒有工好做。我把孩子獻給祖國,一定比自己更教養得好。」一個七歲的小妹妹,看見了這樣光榮熱烈的情形,對她母親說:「今年我七歲,過十年我也要和哥哥一樣去參加軍事幹校!」
   車站上,列車員忙着替同學們安排坐位,要讓他們舒舒服服的坐着才安心。十時正,同學們分乘列車,奔向祖國最光榮的崗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本報特寫
责任者
丁緒寳
相关人物
楊滿生
相关人物
施宗似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浙大物理系
相关机构
杭高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