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子的轉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2404
颗粒名称: 一個女孩子的轉變
并列题名: 從多病、好哭、逃學到走向光榮的崗位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李秀英從多病、好哭、逃學到走向光榮的崗位轉變的故事。
关键词: 李秀英 轉變 故事

内容

這是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的一個平凡故事:一個從前是多病、好哭、愛逃學的女孩子,如今却變得堅强勇敢地走向光榮的崗位了!這不是傳奇,而是一個事實,是一個從落後到進步,從黑暗到光明的大轉變。
   作爲父母的幼女,家庭的寵兒,五個兄姐的小妹妹的李秀英,五歲上學,到八歲還是初小一年級,老是生病,或者裝病逃學,老師敎育她時,她瞪着眼,推翻了課桌,惡聲地駡着:「要你管?」哭回來了,生「病」了!有一年,患了急性盲腸炎,父兄背了一身債救活了她這條小性命,身體却更加衰弱,醫師又說她肺不健康,於是由在醫院裏當護士的大姐帶去休養;從此,更加嬌生慣養,李老太失望地說:「這孩子眞累人,敎吧,怕她氣壞了;不敎吧,又怕不成人。」
   這是解放前的事,好像就在昨天,大家都記得,她自己也輕蔑地笑着說:「那太落後了!」
   解放了,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的開端,社會由黑暗走向光明,她的家庭也由貧窮困苦走向溫暖幸福。解放後不到一個月,她的二哥、三哥與二姐都參了軍,担負解放大西南的光榮、艱巨的任務;父親與大哥也參加了工作。五〇年春天,她考取了初中,社會的環境,周圍的事物,學校的敎育,兄姐們的幇助,使她懂得了以前所不懂的事,她懂得了:以前爲什麽窮,兄姐們爲什麽時常失學,父母爲什麽終年憂愁;她想:幸虧是毛主席與共產黨領導我們翻身的,我一定要做個好學生,做個新中國的丹孃,才能對得起毛主席與共產黨!
   新敎育使她成為優秀的學生,剷草、種麥、牧羊等課餘生產勞動使她蒼白清秀的臉鍛鍊成又黑又紅又圓。一九五〇年她加入了少兒隊,暑假裏參加了夏令營,初中一下學期起當選了學生會班主席與市學聯代表。她的用功讀書、積極勞動、不穿紅着綠等樸實優良作風,在班級裏起着模範與推動作用;她請准了乙等人民助學金,又請准了減免學雜費,但為了幫助更困難的同學,第一個主動放棄助學金,這些實際行動與她經常考八、九十分的政治常識成績是相符合的。她與她已經調防至遼東的二姐競賽着:「看誰進步得快,看誰先參加黨!」女兒的健康與進步,使李老太從心眼裏笑出聲來,但又憂慮着:「她會同她哥哥姐姐們一樣去參軍的。」
   半年前的第一次參幹運動激動了年靑人的心,李秀英勇敢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帶着光榮花回來的時候,李老伯沉默着,李老太哭了,吵着不讓她去,但結果沒有審查合格,這事就擱下了。半年來,愛國主義敎育深入每個居民區,李老太發現了年靑人爲什麽這樣熱愛着祖國的理由,人民公安部隊與李老太做了鄰舍,自動幫助李老太劈柴、挑水,親熱地叫着「老太太」。李老太每天笑着看同志們學習與遊戲,她想:這是愉快的生活呀,和讀書有什麼不同呢?吃得不是比我們還要好嗎?她的兒女在解放軍裏,一定也這樣愉快的;但爲什麽要堅持不讓小女兒去參幹呢?她自己也想不出所以然了!
   祖國再一次莊嚴地號召着優秀的兒女們跑上最光榮的崗位,學校剛做了動員,李秀英就在春二級帶頭簽名;當女兒第二次帶着光榮花回家的時候,李老伯高興的說:「好,全家都革命!」李老太含着眼淚,哽咽着說:「孩子,去吧,看了解放軍的生活,我再不阻攔你了!」李秀英體格檢查復查合格後,李老太愉快地出席了民主婦聯召開的「光榮媽媽」座談會。
   是的,這祗是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的一個平凡的故事;但在那已經死亡了的久長的黑暗社會裏你能想像得到嗎?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犂野
责任者
毛澤東
相关人物
李秀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