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團代表在甬傳達七萬餘人受到了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2062
颗粒名称: 慰問團代表在甬傳達七萬餘人受到了教育
并列题名: 增强愛國熱情推動增産捐獻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七月六至九日上午爲止,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代表在甬傳達七萬餘人受到了教育,增强愛國熱情推動增産捐獻。
关键词: 赴朝慰問團 傳達 七萬餘人受教育

内容

(本報寗波訊)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華東分團浙江傳達第一小組,自五日下午抵達本市,六日起就向本市各界人民代表進行傳達報告,至九日上午爲止,先後共進行傳達報告二十一次,召開座談會二次,直接受到敎育者二萬五千人,間接從收聽廣播中受到敎育者約四萬五千餘人。許多人都說:「經過了傳達報告,把前方和後方密切聯系起來了,使我們格外感覺到敵人的可恨,祖國的可愛。」
   同時,在聽了傳達報告之後,更堅定了廣大人民對抗美援朝必勝的信念。「有我在,就有陣地在!」志願軍英勇的言語,已深深的印在各階層人民的心中了。大家明白了中朝人民軍隊僅拿着輕武器並肩作戰下已打死打傷俘據美國侵略兵二十多萬,假如加上大量的飛機大砲,一定可以爭取抗美戰爭的早日勝利。同時,又認識到這次李奇微被迫提出和談要求,這完全是靠我們打出來的,今後只有更積極捐獻飛機大砲,才能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所以,連日來,經過慰問團代表及傳達小組同志們的努力,不但大大地提高了各階層人民抗美援朝的情緒,而且也進一步的推動了愛國增產,積極捐獻飛機大砲的運動,並普遍引起各界人民對執行抗美援朝總會六一號召的重視和决心。
   (又訊)本市工商界人士八日舉行座談,討論聽了赴朝慰問團報告後,如何展開增產捐獻、加强抗美援朝工作。到討論到怎樣響應總會「六一」號召,支援志願軍。許多單位,如機器業、植物油業、文具業等都提出要組織聯營,聯購分銷,以改善經營方式,節約原料等方法來捐獻飛機大砲,板木竹業代表說:「我們的營業因美蔣封鎖,困難不小,但這是美蔣匪幫造成的,我們要以捐默來打敗敵人封鎖,爭取營業好轉。」
   各業代表也認為:在增產捐獻中,必須依靠工人階級,在國營經濟的領導下,共同來辦好企業,搞好生産。機器業代表說:「過去機器業在帝國主義的壓榨下,得不到發展,以致寧波三十九家機器業僅有職工一九四人,只能生產和修理一些簡單工具,現在我們計劃聯合經營、提高操作方法,能製作較高級的鉄器工具,來振作營業,增產捐獻。」第二傳達小組在義烏傳達
   (本報義烏訊)赴朝慰問團華東分團浙江傳達第二小組一行七人,於七日下午由金華抵義烏。浦江、磐安、東陽、各縣代表及本縣各機關、學校、工商界等約五千餘人,集隊在車站歡迎。並在車站上舉行了簡單隆重的歡迎會。各代表於八日分別向各界傳達。
   (樓申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樓申群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