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1389
颗粒名称: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并列题名: (一九二六年三月)
分类号: A419
摘要: 1951年7月5日当代报登载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 阶级

内容

毛澤東同志此文,是為反對當時黨內存在着的兩種傾向而寫的。當時黨內的
   第一種傾向,以陳獨秀為代表,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這是右傾機
   會主義。第二種傾向,以張國□爲代表,只注意工人運動,同樣忘記了農民,這
   是『左』傾機會主義。這兩種機會主義都感覺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處去
   尋找力量,到何處去取得廣大的同盟軍。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大和
   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這樣就解决了中國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軍問題。毛澤
   東同志並且預見到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動搖的階級,他們在革命高漲時將
   要芬化,其右翼將要跑到帝國主義方面去。一九二七年所發生的事變,證明了這
   一點。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爲不能團結眞正的朋友,以攻擊眞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羣衆的嚮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眞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眞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眞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槪的分析。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况是怎樣的呢?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賢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這些階級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他們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是極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表是國家主義派(一)和國民黨右派。
   中產階級。這個階級代表中國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着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於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中產階級即所謂民族資產階級。其政治主張爲實現民族資產階級一階級統治的國家。有一個自稱爲戴季陶(二)『眞實信徒』的,在北京『晨報』(三)上發表議論說:『擧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產黨。』這兩句話,畫出了這個階級的矛盾惶遽狀態。他們反對以階級鬥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他們反對國民黨聯俄和容納共產黨(四)及左派分子。但是這個階級的企圖——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爲現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豎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那些中間階級,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沒有他們『獨立』的餘地。所以,中國的中產階級,以其本階級爲主體的『獨立」革命思想,僅僅是一個幻想。
   小資產階級。如自耕農(五),手工業主,小知識階層——學生界、中小學敎員。小員司、小事務員、小律師、小商人等都屬於這一類。這一個階級,在人數上,在階級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自耕農和手工業主所經營的,都是小生產的經濟。這個小資產階級內的各階層雖然同處在小資產階級經濟地位,但有三個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餘錢剩米的,即用其體力或腦力勞動所得,除自給外,每年有餘剩。這種人發財觀念極重,對趙公元帥(六)禮拜最勤,雖不妄想發大財,却總想爬上中產階級地位。他們看見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財東,往往垂着一尺長的涎水。這種人胆子小,他們怕官,也有點怕革命。因爲他們的經濟地位和中產階級頗接近,故對於中產階級的宣傳頗相信。對於革命取懷疑的態度。這一部分人在小資產階級中佔少數,是小資產階級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在經濟上大體上可以自給的。這一部分人比較第一部分人大不相同,他們也想發財,但是趙公元帥總不讓他們發財,而且因為近年以來帝國主義、軍閥、封建地主、買辦大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使他們感覺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從前的世界。他們覺得現在如果只使用和從前相等的勞動,就會不能維持生活。必須增加勞動時間,每天起早散晚,對於職業加倍注意,方能維持生活。他們有點駡人了,駡洋人叫『洋鬼子』,駡軍閥叫『搶錢司令』,駡土豪劣紳叫『為富不仁』,對於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運動,僅懷疑其未必成功(理由是:洋人和軍閥的來頭那末大),不肯貿然參加,取了中立的態度,但是絕不反對革命。這一部分人數甚多,大槪佔小資產階級的一半。第三部分是生活下降的。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謂殷實人家,漸漸變得僅僅可以保住,漸漸變得生活下降了。他們每逢年終結賬一次,就吃驚一次,說:『咳,又虧了!』這種人因爲他們過去過着好日子,後來逐年下降,負債漸多,漸次過着凄涼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慄」。這種人在精神上感覺的痛苦很大,因爲他們有一個從前和現在相反的比較。這種人在革命運動中頗要緊,是一個數量不小的羣衆,是小資產階級的左翼。以上所說小資產階級的三部分,對於革命的態度,在平時各不相同;但到戰時,即到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得見勝利的曙光時,不但小資產階級的左派參加革命,中派亦可參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挾,也只得附合着革命。我們從一九二五年的五卅運動(七)和各地農民運動的經驗看來,這個斷定是不錯的。
   半無產階級。此處所謂半無產階級,包含(一)絕大部分半自耕農㈧,(二)貧農,(三)小手工業者,(四)店員(九),(五)小販等五種。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羣衆。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他們的問題。半自耕農、貧農和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都是更細小的小生產的經濟。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雖同屬半無產階級,但在經濟狀况仍有上、中、下三個細別。半自耕農,其生活苦於自耕農,因其食糧每年大約有一半不够,須租別人田地,或者出賣一部分勞動力,或經營小商,以資彌補。春夏之間,靑黃不接,高利向別人借債,重價向別人糴糧,較之自耕農的無求於人,自然景遇要苦,但是優於貧農。因爲貧農無土地,每年耕種只得收穫之一半或不足一半;半自耕農則租於別人的部分雖只收穫一半或不足一半,然自有的部分却可全得。故半目耕農的革命性優於目耕農而不及貧農。貧農是農村中的佃農,受地主的剝削。其經濟地位又分兩部分。一部分貧農有比較充足的農具和相當數量的資金。此種農民,每年勞動結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種雜糧、撈魚蝦、飼鷄豕、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勉强維持生活,於艱難竭蹶之中,存聊以卒歲之想。故其生活苦於半自耕農,然較另一部分貧農為優。其革命性,則優於半自耕農而不及另一部分貧農。所謂另一部分貧農,則既無充足的農具,又無資金,肥料不足,上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無幾,更需要出賣一部分勞動力;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吿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實務叢集,如牛負重。他們是農民中極艱苦者,極易接受革命的宣傳。小手工業者所以稱為半無產階級,是因為他們雖然自有簡單的生產手段,且係一種自由職業,但他們也常常被迫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其經濟地位略與農村中的貧農相當。因其家庭負担之重,工資與生活物價之不相稱,時有貧困的壓迫和失業的恐慌,與貧農亦大致相同。店員是商店的雇員,以微薄的薪資,供家庭的費用,物價年年增長,薪給往往須數年一增,偶與此輩傾談,便見叫苦不迭。其地位和貧農及小手工業者不相上下,對於革命宣傳極易接受。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其地位和貧農不相上下,其需要一個變更現狀的革命,也和貧農相同。
   無產階級。現代工業無產階級約二百萬。中國因經濟落後,故現代工業無產階級不多。二百萬左右的產業工人中,主要爲鐵路、礦山、海運、紡織、造船五種產業,而其中很大一個數量是在外資產業的奴役下。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却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我們看四年以來的罷工運動,如海員罷工(一〇)、鐵路罷工(一一)、開灤和焦作煤礦罷工(一二)、沙面罷工(一三)、以及『五卅』後上海香港兩處的大罷工(一)所表現的力量,就可知工業無產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處地位的重要。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那種人都不如他們的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着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都市苦力工人的力量也很可注意。以碼頭搬運夫和人力車夫佔多數,糞夫淸道夫等亦屬於這一類。他們除雙手外,別無長物,其經濟地位和產業工人相似,惟不及產業工人的集中和在生產上的重要。中國尙少新式的資本主義的農業。所謂農村無產階級,是指長工、月工、零工等屈農而言。此等雇農不僅無土地,無農具,又無絲毫流動資金,只得營工度日。其勞動時間之長,工資之少,待遇之薄,職業之小安定,超過其他工人。此種人在鄕村中是最感困難者,在農民運動中和貧農處於同一緊要的地位。
   此外,還有數量不少的游民無產者,爲失了上地的農民和失了工作機會的手工業工人。他們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安定者。他們在各地都有祕密組織,如閩粤的『三合會』,湘鄂黔蜀的『哥老會」,皖豫魯等省的『大刀會』,直隸及東三省的『在理會』,上海等處的『靑幫』(一五),都曾經是他們的政治和經濟鬥爭的互助團體。處置這一批人,是中國的困難的問題之一。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鬥,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革命力量。
   綜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綫。(一)國家主義派,指當時組織『中國國家主義靑年團』後來又改名『中國靑年黨』
   的一小撮法西斯主義的無恥政客。他們以反對共產黨和反對蘇聯、而向各種當
   權的反動派及帝國主義領取津貼為其反革命的職業。(二)戴季陶,早年參加國民黨,曾經和蔣介石共同經營交易所的投機事業。一九二
   五年孫中山逝世之後,他即從事於反共的煽惑工作,爲蔣介石在一九二七年舉
   行反革命政變作了精神上的準備。在長期中,他都是蔣介石反革命的忠實走狗
   。一九四九年二月,他看到蔣介石的統治即將崩潰,前途已經絕望,因而自殺。(三)北京『晨報』爲當時在政治上擁護北洋軍閥統治的政團之一——研究系的機關
   報。(四)一九二三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决定改組國民黨,實行國共合作
   ,容納共產黨人參加該黨,並於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廣州召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
   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當時毛澤東同志和李大釗
   、林伯渠、瞿秋白等同志均參加了這個大會,對於幫助國民黨走上革命的道路,
   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們並被選爲當時國民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或候補執行委員。(五)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是指中農。(六)趙公元帥是中國民間傳說的財神,叫趙公明。(七)一九二五年五月間,靑島上海各地日本紗廠先後發生工人罷工的鬥爭,規模很
   大,遭受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北洋軍閥的鎭壓。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紗廠資
   本家槍殺工人顧正紅,傷工人十餘。二十五日靑島工人被反動政府屠殺八人。
   三十日上海學生二千餘人在租界內宣傳聲援工人,號召收回租界,隨後集合羣
   衆萬餘人在英租界捕房門首,高呼『打倒帝國主義』和『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
   』等口號。英帝國主義巡捕旋即放槍屠殺,死傷許多學生,是爲著名的『五卅
   慘案』。這個大屠殺事件發生後,即引起全國人民的公憤,到處發生遊行示威
   、罷工、罷課和罷市,形成極大規模的反帝國主義運動。(八)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是指半自耕半租佃的貧苦農民。(九)中國店員有不同的階層。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所指的,在店員中比較佔多數;還
   有一部分下層店員則是過着無產階級的生活。(一〇)指一九二二年初的香港海員罷工和長汀船員的罷工。香港海員罷工堅持了八個
   星期,經過激烈的流血的鬥爭,最後香港英帝國主義當局被迫承認增加工資,
   恢復原工會,釋放被捕工人,撫卹死難工人。長江船員工人繼起發動罷工,堅
   持兩星期,也得到勝利。(一一)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一年建立後,就在鉄路工人中進行組織工作,在一九二二
   年和一九二三年,各個主要鐵路線上,都在共產黨領導下有過罷工鬥爭。最有
   名的一次,是一九二三年二月四日京漢鐵路(即北京到漢口的鉄路)工人們爲
   爭取組織總工會的自由而舉行的總罷工。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北洋軍閥吳佩
   孚、蕭耀南,在二月七日對罷工工人實行了殘酷的屠殺,是爲歷史上有名的『
   二七慘案』。(一二)開灤煤礦,是開平灤州兩個煤礦區的總稱,在中國的河北省,是互相聯繫的大
   煤礦區,礦工五萬餘人。英帝國主義在一九〇〇年義和團運動時候掠奪了開平
   煤礦,中國人乃另組灤州煤礦公司,後來又併入開灤礦務總局,兩礦遂都爲英
   帝國主義所獨佔。開灤罷工,是指一九二二年十月間的罷工。焦作煤礦原屬河
   南省,在現在平原省的西部,是中國著名的煤礦區。焦作罷工,是指一九二五
   年七月一日至八月九日的罷工。(一三)沙面當時是英帝國主義在廣州的租借地。一九二四年七月,統治沙面的英帝國
   主義者,頒佈一新警律,規定沙面中國人出入租界,必須攜帶貼有本人像片的
   執照,但外國人却可自由出入。沙面工人於七月十五日宣佈罷工,抗議這個無
   理措施。結果英帝國主義者被迫取消了新警律。(一四)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的上海事件後,六月一日開始上海總罷工,六月十九日
   開始香港總罷工。前者參加罷工的人數爲二十餘萬,後者為二十五萬。香港大
   罷工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堅持了一年零四個月,是世界工人運動史中最長的
   一次罷工。(一五)三合會、哥老會、大刀會、在理會、靑幫,是—些原始形式的落後的民間祕密
   團體,這些組織的組成分子主要的是破產農民、失業手工業者、流氓無產者等
   。在中國封建時代,這類成份常常以宗敎迷信為聯緊紐帶,而在家長制的組織
   形式下,形成種種名目不同的組織,有的還擁有武裝。他們曾經用過這種組織
   去求在社會生活中的互相援助,並在一定時期中曾經用以發動鬥爭,去反抗壓
   迫他們的官僚和地主。但很顯然,農民和手工業者是不可能從這種落後性的組
   織中得到出路的。這種落後性的組織又往往容易被地主豪強勢力所操縱和利用
   ,加上他們帶有盲目的破壞性,因此有的就變成了反動的力量。一九二七年蔣
   介石舉行反革命政變的時候,曾經利用過這種落後的組織作為破壞勞動人民團
   結和破壞革命的工具。當近代工業無產階級的力量盛大興起以後,農民在工人
   階級領導之下逐步地形成了完全新式的組織,這類原始的落後的組織就失掉了
   它們的存在價值。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国共产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