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勝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989
颗粒名称: 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勝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7月1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勝利的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武器

内容

偉大的中國人民,經過百餘年來前仆後繼的鬥爭,特別是最近三十年來,在偉大的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取得了全國性的和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勝利。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與一降生即開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武裝着的中國共產黨不可分的,是與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可分的。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同時就是馬克思列寗主義在中國的勝利。
   (一)
   什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就中國人民的實際體驗來說,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種萬能的科學武器,它使我們能够澄淸歷史的迷霧,正確地認識中國現社會和中國革命的性質,認識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本質,迅速而澈底地揭穿各種偽裝革命、實際上却是為虎作倀的騙子和叛徒們的原形,因而使我們能够在最複雜的中國革命鬥爭中,果斷地確定並且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它使中國工人階級從自在的階級變為自爲的階級,使中國人民自發的鬥爭,變爲有科學預見來作指導的自覺的革命鬥爭,精確地分淸敵、我、友,堅定地組成革命的隊伍,並爭取□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起廣泛的統一戰綫,因而使敵人完全陷於孤立和一個個地被擊破;它使我們能够精確地判明情况,不失時機地對敵人實行進攻或防禦,因而使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成為不可戰勝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已經被中國的革命歷史所完全證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眞理』(毛澤東)。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可是,中國共產黨怎樣能够領導一向被帝國主義者及其奴僕們稱之為『野蠻』『落後』『東亞病夫』的中國人民,打倒曾經那樣强大的中外反動派在中國的□□統治,建立起今天這樣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呢?這並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爲『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爲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反對任何敎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偏向。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批判地接收中國的與外國的歷史遺產,反對任何唯心主義的或機械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見中國共產黨黨章總綱)。這就是因爲中國共產黨是按照列寧斯大林的建黨原則組織起來,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所武裝着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
   正因爲這樣,所以,中國人民的一切敵人——中外反動派及其奴僕們,一切懼怕中國人民眞正起來革命的改良主義者們,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發生影響之日起,就千方百計無休止地來誣衊輿咒駡它,企圖阻撓與破壞中國勞動人民對於它的接近與信仰。中外一切反動派,首先是老奸巨猾的刼掠者帝國主義強盜、誣衊與敵視馬克思列寧主義,害怕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勝利必然會結束他們的命運。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中國勞動人民,首先是中國革命的領導者工人階級,熱烈歡迎與擁護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當成解放自己和解放人類的戰鬥的科學。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出現後的情况。從這裏,也就充分地顯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具有的偉大意義。
   (二)
   中外反動派及其奴僕們怎樣來反對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眞理」呢?
   他們得意的『理論』和『法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主義是外來的,不適合於中國的國情。』『中國共產黨是國際主義者,因此,就不愛祖國。』中外反動派最大的本事是造謠,是瞪着眼睛說瞎話。明明中國社會的歷史也和世界各國社會的歷史一樣,『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階級鬥爭也是中國『社會全部發展進程的基礎和動力』。反動派却硬要說:『中國並沒有什麽階級。』甚至於一部分革命的民主主義者,也隨聲附和地散佈中國沒有階級,只有大貧小貧的論調。反動派不但對於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轟轟烈烈的階級鬥爭,特別是農民戰爭,有意加以抹煞,而且對於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者尖銳對立的事實,對於中國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的事實,也武斷地加以否認。他們武斷地宣稱,中國所需要的並不是什麽反封建的階級鬥爭和反帝國主義的民族鬥爭,而是地主與農民之間的階級協調;而是刼奪中國主權、榨取中國人民、甚至武裝侵佔中國的帝國主義侵略者與中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提攜』和『共存共榮』。
   他們對於百餘年來震撼全世界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偉大鬥爭,對於幾千年來不斷震動中國社會的農民鬥爭,怎樣解釋呢?根據他們的『理論』,這不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共產黨所『製造的鬥爭』。他們企圖用這樣的胡說八道,來麻痺中國人民,解除中國人民的思想武裝,使之永遠屈服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奴役壓榨下,永遠和中外反動派這一夥强盜們『和平共居』。
   但是,中外反動派,並不是毫無自知之明的。他們自己也深深地知道,他們這些自欺欺人的胡說八道,並不能麻痺聰明英勇的中國勞動人民,於是他們便又假手於托洛斯基匪徒們,從『左』的方面來破□□國人民對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鬥爭;用『左』的□□來否認中國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存在與對立,否認□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對立。托洛斯基匪徒們,在一九二七年中國大革命失敗以後,曾經把帝國主義對於中國的瘋狂侵略,毫不知恥地稱之為『對於中國的讓步』;他們對於僅佔鄕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佔有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佔鄕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僱農、貧農、中農及其他人民,總共只佔有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的中國社會,竟毫不知恥地稱之爲『封建制度已經成了殘餘的殘餘』。於是,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的對立,中國農民與地主階級的對立,也就好似有等於無,不需要有什麽鬥爭了。於是,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紅軍運動,也就好似成爲完全由人工製造的可以任意被誣衊爲『土匪』『流寇』運動,因而應該一律『取消』的了。
   但是,歷史是按照階級鬥爭的道路,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所闡明的規律前進的。中國人民在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不但堅决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粉碎了所有中外反動派的武斷宣傳和誣衊造謠。而且在英勇的階級鬥爭的基礎上,在階級鬥爭與民族鬥爭的一致性的基礎上,也就是在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一致性的基礎上,打倒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及其反動統治,驅逐了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把半殖民地的中國,變爲獨立自由的新中國;打倒了地主階級,沒收了地主階級的土地,把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變為新民主主義的社會。鉄一般的中國革命實踐說明,階級鬥爭乃是中國社會進化的動力,中國歷史,同樣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馬克思列寧主義,不但完全適用於中國,而且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敵人的卓越的思想武器。它在戰鬥的中國人民手裏,像一面照妖鏡一樣,無論敵人散佈什麽烟幕,戴上什麽假面具,都終必在人民面前,赤裸裸地暴露出猙獰的原形,成爲中國人民萬弩齊發的射擊目標。同時,鐵一般的中國革命實踐又證明,國際主義者的中國共產黨,也就是最堅决最澈底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乃是完全統一而不可分的。中外反動派對於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切誣衊與造謠,現在已經被偉大的中國歷史車輪壓得粉碎了。
   (三)
   有人發出疑問:同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爲什麽列寧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打倒了俄國資本主義,而毛澤東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却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合作,並且還建立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統一戰綫及其政權呢?有些反動派好似從這裏找到了中共與聯共之間有什麽『本質區別』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破產』的證據,並且肆行挑撥離間,在某一種場合說聯共好,中共不好,在另外一種場合又說中共好,聯共不好,極盡其造謠誣衊之能事;甚至有些好人,也因不明眞象而將信將疑。其實問題是很簡單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就是說,問題應從實際情况出發,而在這裏,問題應當從階級的分析出發。俄國有它的歷史情况,中國也有它的歷史情况。中國的社會原來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推翻這種社會制度的革命,就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因爲中國出現了官僚資產階級,它是反革命的,所以這種革命又就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的革命。這個革命是處在帝國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中國無產階級在本國乃是强大的革命動力,而民族資產階級則是軟弱的。農民急需解放,而只有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之下。農民才能有解放的可能和前途。這樣一種情况,就規定了中國革命的第一階段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大衆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樣性質的革命,是被中國的社會性和國內外其他客觀條件所决定,是符合於『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的。同時,這樣性質的革命,不但不應當,同時也不需要侵犯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而且在客觀上是合乎民族資產階級的要求,即有利於民族資產階級的。因此,雖然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由於與買辦階級和封建勢力有着複雜的聯系,由於現在是處於帝國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因而我們在中國人民革命鬥爭中,成爲極其軟弱的階級。因而,在中國,不但官僚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是澈頭澈尾的反革命階層,早已成爲人民的死敵,就是民族資產階級也曾有一個時期站在反革命一方面,或動搖於革命與反革命之間。但是他們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和條件下,仍然是可以參加或同情人民民主革命的,例如,在抗日戰爭期間,在打倒美蔣反動統治的解放戰爭期間,有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不僅未與『日汪』或『美蔣』合流,而且最後還逐漸站到了中國人民革命的方面來。這是一種客觀的歷史事實。這就是我們現在與民族資產階級合作的根據。在中國這樣『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中,無產階級不但可以,而且必須與願意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進行可能的合作,這是完全合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當資產階級還採取革命行動時,共產黨就同它一起去反對君主專制,反對封建土地佔有制和反動市儈。』
   列寧—斯大林是『把帝國主義國家、即壓迫別國人民的國家的革命,同殖民地和附屬國、即受別國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裏的革命。加以嚴格的區別。』在『殖民地和附屬國裏』,因爲『在那裏別國帝國主義底壓迫是革命因素之一,在那裏這種壓迫不能不也損害民族資產階級,在那裏民族資產階級在某一階段上和某一時期內可以支持本國反帝國主義的革命運動,在那裏作為解放鬥爭因素的民族因素,是革命因素』(斯大林)。因此,『共產國際應當同殖民地和落後國家底資產階級民主派成立臨時的聯盟』(列寧)。
   根據同樣的觀點,斯大林同志並曾舉例說:反帝統一戰綫可以包括埃及商人和阿富汗的皇帝。在决定歷史命運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大林並曾親身組成了歷史上最廣泛的反法西斯戰爭的亦即反帝國主義的統一戰綫。
   『實踐是眞理的標準』,『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是人類歷史眞理的標準』,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盡量爭取與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共同對付當前的敵人或最大限度地孤立敵人,以便澈底擊破之。這樣一種策略原則和做法,對於打倒强大的敵人,對於促進人民革命的勝利,是只有好處,而毫無壞處的。
   問題的關鍵,是對於具體事物加以具體的分析。無產階級對於資產階級的政策問題,在帝國主義國家內和在殖民地及附屬國內不同;在同一個殖民地或附屬國內,對於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不同;在同一民族資產階級內,對於大資產階級又和中小資產階級不同;在這一個鬥爭階段、鬥爭場合又和另一個鬥爭階級或鬥爭場合不同。對於這些策略問題,决不能根據主觀主義的教條或狹隘經驗來片面機械地加以確定。因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中國革命勝利前的特殊地位,即他們一面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一面又剝削壓迫無產階級,因而就造成了他們的軟弱性和兩面性,因而無產階級即不得不對他們採取又鬥爭又團結的策略原則,以克服其動搖性、反動性,而爭取與鞏固他們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團結。中國人民在偉大的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經過了極端艱苦的工作與長期曲折的鬥爭之後,現在終於把很大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從美蔣反動派的控制、籠絡下爭取了過來,使美蔣完全陷於孤立和失敗。(未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彭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