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贛游擊戰爭片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882
颗粒名称: 皖浙贛游擊戰爭片斷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当代报刊登皖浙贛游擊戰爭片斷。
关键词: 皖浙贛 游擊戰爭 片斷

内容

浮梁軍分區司令員倪南山
   向南進軍
   八年抗戰,取得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後,堅持長江以南的人民武裝——新四軍,和其他兄弟部隊一樣,接受毛主席□朱總司令命令,接收日寇據點,收繳敵僞武裝,懲辦漢奸。這個時候,坐在四川峨嵋山上一貫消極抗日的蔣介石匪幫,依靠美帝國主義協助,從空中、陸地、水上三路運兵,向解放區進攻,他們抱着一個决心:「反共反人民,大發勝利財」。所到之處,姦淫搶掠,蹂躪從日寇鐵蹄下解放出來的人民,甚至比日本鬼子還兇惡。
   皖浙贛邊境人民,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園,紛紛參加了富有敵後鬥爭經驗的皖浙游擊隊,堅持與反人民的國民黨匪幫進行鬥爭。一九四五年冬季,開始向皖南敵人腹地——靑、涇、太、石反擊,迅速和堅持十年的黃山游擊健兒——胡明、楊明部隊勝利會師。在階級兄弟的相互熱忱鼓舞下,我們懷着必勝的信念,開創我們的光榮事業。
   建立根據地
   皖南物產富饒,有全國著名的黃山,在歷史上曾是新四軍軍部所在地,扼京、滬、杭的門戶,是敵我必爭的戰略要地。
   我們深信,黨就是戰勝一切困難的保證。我們接受了兄弟部隊堅持鬥爭的經驗,把大部隊改成以班排爲戰鬥單位。大路不能走,走小路、山路,走沒人走的山頭草路。敵人在大路上截不着,便攔小路,他們在各小道口拉上個竹筒做警報,埋伏了匪軍,在估計我們可能通過的山路上埋下炸雷,又派遣便衣,在靠山邊村莊裏、路口上守望,但我們緊緊依靠羣衆,粉碎了敵人一切陰謀。有時被特務發覺,人民就要遭害。吃人的匪徒、特務、鄉、保長,所有的一切壞蛋都像虎狼一樣地向老百姓撲過來,姦淫、擄掠、燒殺無所不爲。靑、涇、太、石、婺很多村子這樣地被燬滅了,很多人民這樣被殘殺。太平王家山七十多歲王老頭,被匪徒指為「共匪」活埋了;小坑錢老二,一家十口,一次被屠殺;召棣余溪村十五歲的余桂英被七個匪徒輪姦後,又遭剖腹;荷花坑周老太太四肢被吊打成為殘廢。敵人的罪行難以列舉。羣衆從自己血的體驗中,更加深切地認識到:「只有跟着共產黨走,才能得到光明。」很多靑年人在遭受敵人災害以後,就拿起槍來,保衛家園,逐漸壯大了我們這支游擊隊。
   在粉碎敵人歷次「淸剿」中間,我們壯大了自己,建立了靑涇——涇太石——黃西——沿江等根據地。在根據地裏發動羣衆,廣泛展開三反(反搶刦、反燒殺、反姦淫)三坑(抗丁、抗糧、抗捐)運動,逐漸轉入到減租減息、反霸反特鬥爭,剷除了首惡反革命分子,組織了農民會、婦女會等各種羣衆團體,建立了民兵武裝,鞏固了人民的優勢。在根據地,我們建設了小型的衣服工廠、修械所(還可以造手榴彈)、後方醫院等!並出版了黃山報、人民報、黃西報等多種人民報紙,藉以廣泛地宣傳黨的政策,傳播勝利消息,揭露敵人罪惡和必敗前途,有力地鼓舞着人民和戰士。
   反封鎖鬥爭
   一九四七年冬和一九四八年春,敵人乘我靑黃不接之際,向我根據地加緊了經濟封鎖。他們准許老百姓挑着柴和靑菜上街鎭去賣,但不准把油、鹽、布疋一切日用品帶出街鎭;在雙方交界地區,敵人又大肆搶刼,以反動武裝支助地主搶走糧食,把田裏的麥子靑苗一律拔掉,把成熟的作物放火燒掉,企圖用這種手段來餓死根據地的人民和戰士。
   我們進行了反封鎖鬥爭。根據地人民一律不挑柴、炭、靑菜上街,於是街鎭上的柴便賣上了四十萬僞幣一担,還是有價無市,所有街上的櫥窗、門板、甚至報紙、草紙都被敵人拿去當了柴燒。我們又配合羣眾打開敵人各處倉庫,運走積穀,但依靠這些糧食終久是十分不够的,在這樣情况下,我們部隊,寧可讓老百姓吃飽了,而自己去挖葛根、摘野花、嫩樹葉充飢。戰士們幾十天吃不上飯,餓得走不動路,三、四天吃不着東西是常事。但飢餓絲毫不能折損健兒和人民的堅强意志。敵人終於失敗了,被迫解除「封鎖」,因爲對於敵人說來,「沒有柴燒」便是不可克服的困難。
   粉碎敵人聯防「清剿」,配合
   大軍渡江
   一九四八年,解放大軍齊箭南下,敵猶圖憑藉長江作垂死掙扎,於是向我根據地進行聯防「淸剿」。
   他們派遣大批特務混進根據地來,以便爲淸剿舖平道路,但一切陰謀終歸失敗,太平楊溪河,敵人派來十二個密探特務,一下被民兵抓住了十一個,涇縣樵山部隊某中隊,有內奸李文和策動叛亂,先一天晚上便被我全部撲滅。敵人陰謀不成,繼之以公開的「淸剿」。皖、浙、贛反動派糾集了僞保安一團、保安二團、僞浮專獨立營、僞衢州第七專署等共數千人,向根據地實行「移民併村」政策,從太平、石棣直到休、祁一綫,約數百里地上成了無人區,見人就殺,見房就燒。
   為了粉碎敵人聯防淸剿,我部主動向外綫出擊。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主力開始向婺源進軍,涉水登山,突破重重封鎖,勝利到達目的地。首戰婺東大連山、嶺里,兩次戰鬥擊潰了休、婺、開僞保警隊五個中隊和地方反動武裝一千多人,奠定了我在婺源立足基礎。海口一戰,活捉了德興縣爲縣長范振亞,殲滅了其所部敵人。就以這樣一□串的勝利,我們粉碎了敵人的聯防淸剿,並創造了婺源休寧、祁門、浮梁、上饒、玉山、德興、開花等大塊新的游擊根據地。
   一九四九年我大軍渡江前夕,我們在各地展開了大模的宣傳運動,根據地的牆上到處寫滿了「歡迎解放軍渡江」「毛主席萬歲」等標語,人民爲勝利所鼓舞而歡騰起來,積極爲渡江大軍準備糧草、草鞋、担架和大批慰勞品。久經鍛鍊的游擊健兒更日夜地打擊敵人,牽制住企圖增援沿江防綫的僞保安團殘部,四處破壞橋樑、公路,阻截敵人退路。四月二十日,大軍勝利過江,敵人丟盔棄械,像兔子一樣地拚命逃跑,我們日夜追殲。皖、浙、贛邊境的敵人終於全部潰敗了,人民得到了解放,我們和大軍勝利會師。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倪南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