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做了些什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178
颗粒名称: 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做了些什麽
分类号: D231
摘要: 1951年6月2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做了些什麽的文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 帝国主义

内容

中國共產黨是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的,到今年七月,恰恰是三十週年了。這三十年,是中國巨大變化的三十年,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在這三十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不顧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百折不撓地堅持和發展了解放中國的事業。中國人民曾經多次打敗了國內國外的敵人,『第一仗打敗了帝國主義的走狗北洋軍閥,第二仗打敗了帝國主義又一名走狗蔣介石在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的阻攔,第三仗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汪精衛,第四仗最後結果了美國和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及其走狗蔣介石等一切反動派』(毛主席),舊的中國永遠滅亡了,新的光輝燦爛的中國建立起来了。這些歷史性的偉大勝利的取得,毫無疑問,是中國人民英勇鬥爭的成果。沒有中國人民的革命奮鬥、流血犧牲,革命的勝利是不能想像的。但是,中國人民的革命,並不是從這三十年開始,為什麽獨獨在這三十年中,贏得了這樣偉大的勝利?這是由於在這三十年中,中國出現了中國共產黨,由於中國共產黨正確地領導了中國的革命。
   三十年來,中國的一切重大的革命事變,都是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分不開的。在這三十年中,中國共產黨怎樣領導了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給中國人民做了些什麽呢?
   第一、中國共産黨給中
   國人民指出了革
   命的方向。
   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失敗開始,無數革命的烈士,就抛頭顱、洒熱血、爲中國民族的解放而奮鬥,前面的倒下去了,後面的又繼續跟上來。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敬仰的。但是,他們都沒有明確的革命方向,他們都是在革命的道路上摸索,他們都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是中國人民的兩大敵人。就是連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時期,也還是幻想帝國主義來幫助中國革命,還是和封建軍閥袁世凱妥協。這樣,就使得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一切革命都先後失敗了。自從中國共產黨產生以後,情况就完全不同。早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就明確地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口號,就規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作為自己的最低綱領。這個綱領,後來在毛澤東同志所著的『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論人民民主專政』以及在他領導下所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得到最科學最完善的發展。中國人民的革命,從此有了明確的方向。三十年來,中國人民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是遵循着中國共產黨所指出的方向前進的。沒有中國共產黨所指出的革命方向,沒有中國共產黨根據歷史發展的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號,並爲實現這種口號,提出關於每一發達階段、每一重大事變當中的動員口號,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中國共産黨領導
   中國人民進行了
   四次革命戰爭,
   推翻了帝國主義
   反革命的統治。
   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不但給中國人民指出了革命方向,而且按照這種方向,具體地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四次革命戰爭。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發展了全國的工人運動、靑年運動和農民運動,推進了並幫助了國民黨的改組和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形成了東征和北伐的政治上的骨幹,領導了全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鬥爭,打倒了北洋軍閥,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極光輝的一章。自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被蔣介石反動集團破壞以後,在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反革命的極端恐怖統治下,全黨團結一致,繼續高舉淸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領導廣大的工人、農民、士兵、革命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羣眾,作了政治上、軍事上和思想上的偉大戰鬥。在這個戰鬥中,中國共産黨創造了紅軍,建立了工農民主政府,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分配了地主的土地給貧苦農民,抗擊了當時蔣介石反動政府的進犯和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以來的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日急,民族危機日深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主力紅軍,經歷千辛萬苦,作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到達抗日的前進陣地;同時,又首先倡議全國團結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者,推動了全國的愛國運動,迫使國民黨政府抗日,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建立,加速了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發生。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産黨堅持了抗戰、團結與進步,反對了國民黨反動集團的投降、分裂與倒退。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縱隊,深入敵後,收復國土,開闢了廣大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在根據地裏執行了各項革命政策,成立了人民政府,發動了廣大人民的抗日積極性,擴大了人民武裝,自一九四一年以來,就一直抗擊着全部在華日軍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和僞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成為堅持抗戰的主力,最後,並聯合國際革命力量,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之後,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指揮和支持下,發動了反革命內戰,企圖奪取人民的勝利果實,變中國爲美國的殖民地。中國共產黨又領導中國人民,奮起自衛,進行了自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在三年多的英勇戰鬥中,在前方,殲滅了蔣匪軍八百多萬,在後方,領導廣大農民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終於推翻了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同時,也就是最後結束了一百多年以來一切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在中國的反動統治,根本地改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使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取得了基本的勝利。
   第三、中國共産黨團結了全國人民,建立
   了新國家。
   『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結成國內的統一戰綫,並由此發展到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毛主席),這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中國共產黨,從它誕生的一天起,就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大團結而奮鬥,就爲國內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綫的建立而奮鬥。早在一九二二年就提出『無產階級的革命勢力和民主主義的革命勢力合同動作』的號召(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宣言),早在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就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力量,結成了統一戰綫。中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綫,雖然遭受過國內外反動勢力的破壞,但經過許多的奮鬥,終於在一九四九年,在組織上最後形成起來——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標誌着中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綫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的革命統一戰綫從此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作為它的堅固的政治基礎;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它的全國委員會及地方委員會等等完整的有系統的組織形式。中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綫,從此發展成爲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建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四萬萬七千五百萬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最後地團結成為了一個整體,這是史無前例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第四、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之下,建立了强
   大的人民軍隊,為鞏固中國的國防
   而鬥爭。
   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又一個主要的經驗,是建立了人民的軍隊,這個人民的軍隊不但是推翻帝國主義反革命的主要工具,而且是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工具。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在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中國共產黨就領導中國人民,在江西南昌,組織了自己的第一支軍隊。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人民的軍隊,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軍隊,它是服從於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服務於人民鬥爭的工具。經過二十四年的長期戰鬥,中國人民的軍隊,現在已經將自己鍛練並發展成爲一支擁有五百萬餘人,並具有新式裝備的强大的部隊,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海軍和空軍。現在我們依靠着這個力量去繭淸和鎭壓國內反動勢力的殘餘,去增强我國的國防,打擊帝國主義的侵略。規在,中國共產黨正在領導中國人民發展國防工業,以便用最現代化的武器和技術來武裝我們的陸軍,來建設我們的海軍和空軍,爲鞏固我國的國防而鬥爭。
   第五、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
   正在消滅舊的經濟制度,並建設新
   的經濟制度。
   中國的舊的經濟制度,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制度。中國的國民經濟命脈都控制在帝國主義和官僚資產階級手中,而農村經濟則主要是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之下。這種經濟制度,嚴重地阻礙着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國共產黨一貫主張破壞這種舊經濟制度。這個主張在人民的擁護之下,正在順利實現中。首先是廢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經濟特權。中國的財政、金融、交通、貿易、海關,都已完全掌握在人民國家的手中。至於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財產,中央人民政府正進行登記,對於美國在華資產及存款,已實行管制或加以凍結,此外並徵用了亞細亞石油公司的財產。第二是沒收官僚資本為人民的國家所有,變爲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這一條已經完全實施。官僚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中國人民的社會經濟關係是被掃除了。代替這種關係而出現的新關係是這些國營企業內部全體職工之間同志的互助合作關係和國營經濟對整個國民經營的領導關係。第三是有步驟地改革土地制度,將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業生產力,為國家的工業化開闢道路。這一條也正在順利實施。在解放戰爭進行期間,已有一億四千萬農業人口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自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勝利後,在一九五〇年冬及一九五一年春又在一億三千萬農業人口的地區完成了這一工作,約有八千萬貧苦農民從地主手中取得了約一千萬公頃的土地。今冬明春,將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這也就是說,到明年新中國將完成從經濟上澈底消滅封建勢力的歷史任務。
   在整頓國家財政和恢復經濟的工作上,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當一九四九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初,由於長期戰爭的影響和國民黨反動統治所造成的財政經濟上的情况是非常惡劣的:通貨膨脹、物價高漲、金融紊亂、城鄉交流停滯、工農業生產遍體鱗傷。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即針對這種情况,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在去年三月就實現了全國財政的統一,基本上平衡了財政收支,保證了物資的供給,因而制止了幾十年來從未停止過的通貨膨脹,穩定了物價。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中國的交通事業以空前的速度恢復起來了。興修水利、救濟災荒、發展貿易、調整工商業、減輕人民負担等項艱巨複雜的工作,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也有極大的成績。從而自一九五〇年起,就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逐步克服了生產中的無政府狀態,鞏固了國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毫無疑問,在上述的基礎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本着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新中國的五種經濟成份——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都將獲得應有的發展。新中國的生產,將會穩步地恢復和發展,新中國的經濟,將會日益繁榮,新中國將穩步地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第六、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開展了新的
   文化運動。
   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在中國的反動統治,造成了中國經濟政治上的落後,同時,也就造成了中國文化上的落後和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的廣泛流傳。爲着消滅這種文化上的落後和反動,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新文化,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曾經作了巨大的努力。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文化的最大貢獻,就是宣傳了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寗主義,把馬克思列寗主義的普遍眞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就使得中國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空前未有的正確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新文化,向着帝國主義文化、封建文化,展開了英勇的進攻,引起了全國人民思想的極大的革命。中國共產黨在自己領導的解放區,即使在殘酷的戰鬥環境中,即使在窮鄉僻壤,也設立了培養各種幹部的學校,發動了在職幹部的學習,開展了社會敎育、羣眾的識字運動與兒童敎育。文藝工作者,在『為工農兵服務』的號召下,深入工厰、農村、軍隊,創造了許多表現工農兵的新藝術。自一九四九年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勝利以來,更掀起了全國人民的學習高潮。在學習中,廣大人民迅速地認識了新的中國和新的世界,認識了勞動的光榮和為人民服務的光榮。人民政府用各種方法滿足人民的學習要求,從前難得有學習機會的工人農民,現在也得到機會了。學校向工人農民開了門。僅在一九四九年十月到一九五零年十月,就有七十萬職工參加了經常的業餘學校的學習,就有一千二百萬農民參加了多學的學習,就有四、五十萬舊公務人員和知識分子參加了政治大學和訓練班的學習,其規模的浩大,是史無前例的。將來『隨着經濟建設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民被人認爲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世界』(毛主席)。
   第七、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的國際
   地位大大提高,中國已成為世界和
   平民主陣營的重要力量。
   中國是一個具有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口的大國,這個國家的革命的勝利,不論對於東方人民,或對於世界人民,自然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新中國,已成爲以蘇聯爲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重要的一員,並已成為東方的和平民主的堅强的堡壘。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以後不久,即和蘇聯締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並和其他新民主國家建立了親密的外交關係。中蘇同盟條約的簽訂,使兩國七萬萬的人民,結成了軍事上、經濟上及文化上的親密同盟,使兩國防禦侵略的力量大爲增强,使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力量大爲增强。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對於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則是一個嚴重的打擊。美帝國主義一直未放棄重新奴役中國人民的陰謀。一九五零年六月,美國即我國鄰邦朝鮮發動了武裝侵略,並且同時侵佔了中國的領土台灣。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的目的,就是爲了進一步侵略中國,中國人民是看透了美帝國主義的這個陰謀的。爲了保衛中國的安全,爲了保衛遠東和世界和平,爲了援助朝鮮人民的正義鬥爭,中國人民挺身而出,於一九五〇年十月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並肩英勇地反抗美國的侵略者。經過了八個月的英勇奮鬥,中朝人民部隊已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使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計劃遭到致命的失敗,中朝人民部隊現正為爭取朝鮮戰爭的最後勝利而繼續奮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反抗美國侵略者的鬥爭中的偉大勝利,大大增强了東方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帝國主義鬥爭的决心和信心,並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更加提高。
   總之,中國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三十年的奮鬥,已經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已經根本地改變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已經建立了與正在建立着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已經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獲得了輝煌的成就。
   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所獲得的偉大成就,還只是實行了它的最低綱領——新民主主義的綱領。中國共產黨還有它的最高綱領——共產主義綱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逐步地由農業國變爲工業國,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以後,中國共產黨,將根據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中國人民的意願,採取必要的步驟,爲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制度而奮鬥,使中國走向共產主義社會——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人類最理想的社會。而三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為在中國實現新民主主義制度所作的這一切工作,也正就是為將來中國走向這一最理想的社會開闢了寬廣的道路。(轉載「時事手册」第十七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国共产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