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指揮「美國之音」造謠掩飾侵略台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9998
颗粒名称: 美帝指揮「美國之音」造謠掩飾侵略台灣
并列题名: 醜事暴露艾奇遜驚惶失措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6月,消息報國際問題評論家庫德里雅夫采夫評論美國國務院於1949年12月22日就台灣情勢致美國領事舘職員的指示,認爲這個文件暴露了美國帝國主義者的謊言和誹謗的傳聲筒——臭名昭彰的「美國之音」的活動。
关键词: 美帝 侵略行为 台湾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九日電)塔斯社莫斯科十日訊:消息報國際問題評論家庫德里雅夫采夫評論美國國務院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就台灣情勢致美國領事舘職員的指示,認爲這個文件暴露了美國帝國主義者的謊言和誹謗的傳聲筒——臭名昭彰的「美國之音」的活動。
   庫德里雅夫采夫評論這一指示的內容說,國務院認爲,如果蔣介石被逐出灣台,就會又一次打擊美國在亞洲的威信,因此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對領事舘職員及「美國之音」電台發出祕密指示,要他們加緊宣傳,以便「避免造成一種印象」,使人認為美國在台灣或台灣的任何軍事基地上有任何特殊利益,或認爲美國對它們有任何打算。正如艾奇遜於六月一日在參院委員會會議上所宣佈的,這個指示所談的是如何利用「美國之音」和美國外交系統來減輕一旦台灣失守所可能產生的損害。簡單地說,向「美國之音」發出了對美國的政策如何散佈虛僞消息的正式命令。
   這位國務院首腦因參議院委員會决定發表這一揭露陰私的指示而驚惶失措是不難理解的。
   庫德里雅夫采夫在結語中說,然而倒運的「美國之音」的指揮者們的驚惶失措顯然來得太晚了,全世界各國人民早就知道了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宣傳伎倆的眞實價值。
   (新華社北京十九日電)美國參議院軍事及外交兩委員會聯席會議於六月一日經過激烈爭吵後,通過了公佈國務院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所發的一項關於台灣問題的宣傳政策指示。這個美國政府絕密文件的公佈,充分暴露了美帝國主義宣傳的虛僞與無恥。
   國務院當時發出這個指示的原因是:『擬定宣傳政策以盡量減少美國的威望與其他國家的民氣因福摩薩(把台灣稱做「福摩薩」是這個宣傳指示最末一項規定的)可能陷落於中共部隊(指中國人民解放軍)而遭到的損害。』這裏所謂「民氣」是指帝國主義陣營各國反動派的反革命信心。
   指示說:『普遍都預料該島將陷落;在國民黨的統治下,那裏的民政與軍事情况已趨惡化,這種情形更加强了這種預計。福摩薩的喪失可能使:(一)美國在國內外喪失威信……(二)其他國家,尤其是遠東各國的民氣受到損害……。』
   因此,國務院訓令在宣傳中要否認「美國對該島之有特殊興趣或野心」,要硬說「美國在那裏從來沒有過軍事基地,也從未想取得任何特權」,可以承認台灣「在政治上、地理上、戰略上是中國的一部分」,要說「它一點也不特別出色或者重要」,而且不要「提到任何會裏表示該島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話」。
   指示解釋說:美國政府之所以不得不這樣來進行宣傳,是因爲它認爲,當時對台灣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還缺乏輿論準備,無從掩飾自己的「軍國主義、帝國主義和干涉」的面目,而且可能捲入美國準備未就的「長期的冒險」。
   所有這一切,在美國已經宣佈對台灣實行軍事佔領的今天,都成了對美國政府的尖銳諷刺。正因爲如此,艾奇遜曾竭力反對將該宣傳指示發表,但是,他的政敵們為了本身的選舉利益,却仍然决定將它發表。這就使得美國式宣傳的虛偽和無恥的本質完全暴露無遺。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奇逊
相关人物
庫德里雅夫采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美國領事舘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