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學是為誰服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9460
颗粒名称: 興學是為誰服務?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武訓興學是為地主階級服務的。
关键词: 武訓 興學 為地主階級服務

内容

在電影上我們看到武訓口口聲聲說是爲『這些沒有錢讀書的窮孩子』。而且電影編者還憑空捏造說武訓不要『賞賜的黃馬褂』,又要窮孩子不要做官,還叫窮孩子讀了書不要忘記窮人。用這一串連篇謊話
  
  ,造起一頂『人民敎育家』的帽子,硬戴在武訓的頭上。
   十三歲的武訓就想唸書『受人尊敬』,這就反映了他想爬上統治階級去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思想根源。等到他放了三十年的高利貸要辦一所『義學』,他寧願去到柳林鎭找富紳首富楊樹芳在柳林替他
  
  辦,而不把『義學』設在窮困的武家莊。因爲『他嫌那裏局勢狹小,决定設在交通便利而有人負責的柳林鎭。』(見周拔夫:武訓先生年譜)就算是爲『沒有書讀的窮孩子』吧,我們曉得:窮鄉僻壤的孩子讀
  
  書的機會自然少,而住在交通便利的市鎭上的孩子讀書的機會自然是要多。而武訓偏偏『嫌武家莊局勢狹小』,這難道是『爲了沒有書讀的窮孩子嗎?」手邊雖然沒有材料證明在武訓義學上學的孩子到底是些
  
  什麽孩子,但從這一點來看,他的出發點是有問題的。
   『義學』裏訓練出來的人是些什麽人呢?是不是『爲窮人謀福利』的人呢?自然不是。要是的話,從光緒皇帝到蔣介石就不表揚他了。按劉子舟的『義學正武公傳』上的記載:那時義學『七縣生竟七十餘
  
  人肄業其中』而『每考歲考學生入泮幫增補廩者,不下一二十人。」如果按義學學生七十除人計算,每年考上滿淸功名的有一、二十人,幾等於四分之一,這樣大量的爲統治階級製造忠實的奴才,這不是爲官
  
  僚地主服務還是爲誰服務呢,不僅如此,而『學堂中受業子弟,彬彬濟濟,掇高第,成通儒,不可勝數。」(見梁啓超的『武訓先生傳』)農民還不起高利貸逼着自殺,繳不起田賦逼着破產,武訓辦義學能解
  
  决一點嗎?
   不僅如此,他是封建道德的忠實擁護者,是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他捐過錢替女人建立過節孝牌坊,還捐過十畝田給一個『刲肉以奉姑』的女人。他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奴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荒北
责任者
武訓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柳林鎭
相关地名
武家莊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