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弄粽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927
颗粒名称: 張家弄粽子
分类号: G210
摘要: 張家弄粽子的特點,並不在餡子多,體積大,主要是其味鮮美,較一般粽子能久藏不壞。
关键词: 張家弄 粽子 特點

内容

售價為二千元,中號一千元,一律用網籃包裝,有十隻、八隻、六隻、五隻裝四種,滬杭來禾旅客,必採購二、三籃挈歸,餽贈親友,爲
   聞名杭、嘉、滬一帶的張家弄粽子,是嘉興的一種特產品。粽子之聞名,歷史並不悠久,據說還是在日寇侵華,嘉興淪陷以後,距今約十年左右。
   張家弄粽子的特點,並不在餡子多,體積大,主要是其味鮮美,較一般粽子能久藏不壞。這裏包括着二個優越的條件,第一、由於嘉興的醬油品質頗好,同時水性較軟,米性較糯;第二、包裹粽子的都是爲蘭谿的專門技師,有五十年以上的豐富經驗。因為粽子包裹太鬆,容易變壞,太緊米發粳。所以必須緊鬆適當。煮粽時間亦須適中,每鍋燒煮約三小時,悶一小時。
   粽子以饀的不同分爲鷄肉火腿粽、火腿粽、重油豆沙粽及豆沙粽四種。又以體積大小分大號、中號二類,目前大號每隻價廉物美之高尙禮品。故粽子之主要銷區為滬杭二地。
   每年產量以銷售情况而定,隨製隨銷,目前每月約產四千五百隻。據說:過去每天平均可銷售二百五十隻,尤其在端午節前後五天內,每天可銷售有六百隻之多。解放後人民崇尚節約,滬杭來禾遊客較少,故銷數亦隨之減低。同時由於同業的盲目競爭,僅張家弄口即有三家五芳齋粽子店;有「老五芳齋」、「眞五芳齋」、「眞正五芳齋」之稱,究若何者爲老,何者爲眞,使顧客無所適從,若能組織聯營,改進技術,擴大業務,當可獲得更好的發展。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劍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