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各階層人民紛紛展開捐獻運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464
颗粒名称: 首都各階層人民紛紛展開捐獻運動
并列题名: 店員們發起捐獻「中國店員號飛機」工商界各行各業正在積極募集款項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首都各階層人民紛紛展開捐獻運動,店員們發起捐獻「中國店員號飛機」工商界各行各業正在積極募集款項。
关键词: 支援前綫 捐獻 運動

内容

(新華社北京三日電)首都各階層人民自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三日四天中,分別舉行了一百四十四個大會,邀請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代表出席報告。參加這些大會的二十八萬七千餘人,在聽到中朝人民軍隊英勇作戰和朝鮮人民堅强不屈的感人事蹟,以及帝國主義對朝鮮人民的殘暴罪行後,决心以實際行動來支援朝鮮前綫,深入展開抗美援朝的愛國運動。
   首都的工人們在聽了赴朝慰問團代表的報告後提出了許多實際辦法來支援前綫:首先是認眞執行愛國公約,進一步展開愛國主義生產競賽。石景山發電廠負責汽機檢修的劉德珍小組决定提前修好某號發電機。該廠職工已要求工會迅速組織支援志願軍的捐獻委員會,以便和石景山鋼鉄厰一同捐獻「石景山工人號」飛機或坦克。在琉璃河水泥廠的報告會上,有二百零五個職工及家屬當場獻金購買飛機。該廠燒成車間提出超定額地把轉運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四,還要將出勤率由現在的百分之九十以下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此向全廠挑戰。北京五區店員們發起的「中國店員號飛機」的捐獻運動業已開始。北京郵政管理局七百多職工在報告大會上一致通過捐獻「北京郵工號」飛機。五十年代出版社女工查淑万說:「我們不僅要給志願軍寫信送慰勞品,還要想辦法優待軍烈屬,幫助他們解决困難。」
   首都防空部隊、華北砲兵部隊和首都公安部隊等在聽過報告後都已展開了捐獻運動,並訂立了積極練兵的愛國公約。
   郊區農民聽了報吿,進一步認識了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的意義。西郊農民崔餘揚說:「美國鬼子這樣殘暴,要不是志願軍在朝鮮打它,那有咱們的太平日子。」他提議大家要努力生產,他保證今年產量要比去年提高一成。軍屬李大娘在報吿會上對鄰座的人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在解放軍部隊裏,一個在朝鮮前綫。我聽到志願軍搶救敵機轟炸中的朝鮮孩子和母親時,我想到那被搶救的母親好像就是我自己,搶救的戰士好像就是我的孩子。」五十七歲的曾照洲在會上說,他要寫信給正在朝鮮前綫作戰的兒子,告訴他家中分了十畝地,要他好好打美國鬼子,保護這個好日子。他並且向他兒子保證,他自己要積極勞動生產,並要宣傳和推動抗美援朝運動。
   首都各學校的師生們在舉行報告大會時,一致表示要以實際行動來響應中國抗美援朝總會的號召。師範大學全體師生,已决定捐獻「師大號」飛機。匯文中學敎育工會一致决議發起捐獻「敎工號」戰鬥機運動,並號召全國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捐獻。會上當場捐獻了五百五十萬元。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淸華大學及華北革命大學等學校,亦都展開了捐獻熱潮。
   北京市工商界在通過以捐獻飛機、大砲、坦克以及富有營養的食品與醫療用品來積極支援前綫的議案後,各行各業正在積極募集款項。各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文藝工作者及科學家們亦已展開捐獻運動。中央文學研究所全體工作人員大會决議發起捐獻「魯迅號」飛機。中國科學院舉行報告會時,當場有一位聽衆捐了一百萬元。許多科學家們决心從事研究前綫食品的壓縮辦法和提高營養的問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