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會議後吳耀宗發表感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7611
颗粒名称: 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會議後吳耀宗發表感想
并列题名: 號召依照會議宣言,割斷與帝國主義的關係,參加一切反帝愛國運動,做好革新工作。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中國基督敎抗美援朝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籌委會主席吳耀宗5月24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會議」的感想。
关键词: 吳耀宗 基督敎 感想

内容

(新華社北京廿六日電)中國基督敎抗美援朝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籌委會主席吳耀宗二十四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會議」的感想。
   吳耀宗說:中國基督敎的革新運動,就是基督敎的新生。這個新的生命在四月政務院文敎委員會宗敎事務處召開了「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會議」以後,就呱呱墮地了。
   他說:出席「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會議」的代表代表了三十一個基督敎宗派和二十六個基督敎團體,包括了中國基督敎大部分的主要力量。
   這個會議有九個特點:第一,它標誌着愛國的基督敎徒已緊密地團結在政府的周圍。第二,它是基督敎空前的愛國大團結。第三,它是在堅决反對帝國主義的氣氛中召開的。第四,它是在基督敎革新運動進行了八個月、全國的基督徒熱烈地參加了抗美援朝運動,有了相當的覺悟以後召開的。在會議開幕的時候,全國基督徒在革新宣言上簽名的已達十八萬人。
   這個會議的目標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把一百多年來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文化侵略最後地、澈底地、永遠地、全部地加以結束」。
   吳耀宗認爲會議有輝煌的成就。
   第一個成就就是使出席的絕大多數的代表們清楚地認識了基督敎與帝國主義的關係在幾個月以前,許多基督徒不承認基督敎同帝國主義發生了關係。中國有一句成語說:「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基督敎同帝國主義發生了一百多年的關係,生活在這樣的情况下的基督徒,對帝國主義的面目是不容易有客觀的認識的。使出席的代表們得到新認識的主要因素就是政務院文敎委員會陸定一副主任的講話。這篇講話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利用基督敎的罪惡,並使出席代表從愛國主義的立場更清楚地認識了今後基督敎努力的途徑,那就是:一方面堅决地割□基督敎與帝國主義的關係,另一方面以熱烈的
   :愛國行動,來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限光明的前途。
   會議的第二個成就,就是舉行了兩天的控訴大會。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一件新鮮的事,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有些基督徒不肯撕破情面起來控訴;另外一個困難就是帝國主義,尤其是美帝國主義的矇蔽。它給我們吃的是毒藥。然而毒藥上面却蒙着一層糖衣;許多人中了毒還不曉得,還在那裏誇□糖衣怎樣的甜。然而,這些困難都克服了。這是因爲許多代表有了一個新的觀點——他們開始認識了帝國主義的罪惡。控訴使他們的認識更加清楚,使一些還沒有認識的人有了認識。
   會議的第三個成就,就是全體代表所發表的「中國基督敎各敎會各團體代表聯合宣言」。這個宣言把一九五〇年七月所發表的「中國基督敎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的革新宣言推進一步。
   第一個宣言主張:「在最短期內實現自力更生的目標」。這一次的宣言就更清楚地宣告,中國基督敎徒「在毛主席英明領導及政府鼓勵協助之下,可以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更完善、更純潔、更能服務人民的中國基督敎事業。」
   第一個宣言所說的「自力更生」,只是要割斷基督敎同帝國主義的經濟關係,第二個宣言却前進一步:要「最後地澈底地永遠地全部地割斷與美國差會及其他差會的一切關係」。因爲中國基督敎同美國差會及其他大部分由美國津貼的差會的關係,不只是經濟關係,也是人事、行政、政策和其他方面的關係。因此要肅淸帝國主義的影響,粉碎帝國主義的陰謀,就應當完全割斷中國敎會與外國差會的關係。
   第一個宣言指出基督敎急迫的任務是:「警惕帝國主義、尤其是美帝國主義利用宗敎以培養反動力量的陰謀」;第二個宣言却清楚地、有力地暴露了帝國主義的這個陰謀。它揭露了在美帝國主義控制下的,一向自稱為公正的、超政治的、所謂普世性的世界基督敎敎會協會誣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爲「侵略者」的决議,和它對要求禁用原子武器的斯德哥爾摩和平呼籲書的誹謗。
   這一個宣言提出了基督敎徒實踐愛國主義的具體任務,那就是:熱烈參加抗美援朝運動,並擁護政府的土地改革及鎭壓反革命政策。
   會議的第四個成就,就是它所通過的「對於接受美國津貼的基督敎團體處理辦法」。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幫助基督敎解决從割□帝國主義關係和實行三自革新而產生的一些困難。這個「處理辦法」證明:政府不但沒有像反動分子所宣傳的,歧視基督敎、壓迫基督敎,相反地,政府是尊重基督敎,並且主動地幫助它解决自己所不能解决的問題。
   會議的第五個成就,就是它□產生的基督敎領導的新機構——「中國基督敎抗美援朝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籌備委員會」。這個新的機構是一個由愛國愛敎的基督徒們所共同組織的人民團體,它的主要任務,就是:第一,在基督敎團體和基督徒羣衆中推進愛國行動和愛國主義教育;第二,澈底肅淸帝國主義對基督敎的影響;等三,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中國基督敎三自革新的任務。
   吳耀宗說:要建立中國基督徒自治、自養、自傳的新敎會,這個任務是艱巨的。我們所已經獲得的成就,僅僅是一個起頭,我們還應當依照「中國基督敎各敎會各團體代表聯合宣言」的號召,堅决地割□與帝國主義的關係,澈底地肅清帝國主義的影響,熱烈地參加抗美援朝和其他一切反帝愛國運動,加強愛國主義敎育,廣泛地展開政治的學習,繼續擴大革新宣言簽名運!,使中國基督敎的革新,隨着帝國主義的沒落和新中國建設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