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維護階級利益的盛建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5986
颗粒名称: 積極維護階級利益的盛建中
并列题名: 工人勞動模範介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5月1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桐廬中華火柴梗片廠的機器工人盛建中積極維護階級利益的事迹。
关键词: 劳动 模范 階級利益

内容

盛建中,是桐廬中華火柴梗片廠的機器工人。十四歲起就在鉄工廠學工,至今已經有了十九年的工齡。這些年來,由於他受够了資本家的剝削,因此憧憬着新社會的出現。桐廬剛解放前,由於我地下工作同志的敎育,更提高了他的階級認識。那時,正是敵我鬥爭最尖銳的時候,他目擊人民游擊隊槍械不足的困難,就獻出了自己的技術,不顧特務的監視,冒着生命的危險,義務的為我金蕭支隊修理槍械。這工作是艱苦的,他帶着白天工作的辛勞,在黑夜裏,在沒有人發覺的地方,趕緊的爲自己的軍隊修理着大批槍械,爲桐廬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解放初,我剿匪部隊展開了激烈的剿匪鬥爭,爲了工作的需要,他又幫助當地剿匪部隊,起早摸黑地將送來的槍械及時修好,總計前後共修好槍械八百多支,其中包括了迫擊砲、輕重機槍和長短槍等五種,再次地顯示了他對人民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桐廬縣府為了奬勵他的功績,曾給他獎金,他說:「爲自己做一點事,好意思拿錢嗎?」,去年五月,火柴梗片廠資方因原料無着,停了二個月的工,留下盛建中等十四個工友護廠,生活極端困苦。別的廠家看他技術好,想請他去做工,但是他丟不下其他困難的工友,因此便設法租了一部碾米機,向粮食局包了三十萬斤粮食來加工,另外再找了十幾個失業工友來幫忙,結果除了食用費以外,得了六千多斤米的工資,他就把這些米平均分給了三十多個工友,解決了三十多個工友整整二個月的生活問題,而他自己却並不因爲出力最大而保留較多的報酬。在這以後,廠中生產又發生了困難,盛建中只怕工廠停工,工人要失業,他就利用廢鉄,將燒柴油的機器改製成能燒木炭,這樣每天就可節約十一萬元。又主動與中粮公司訂立集體合同,一面碾米,一面做火柴,終於又渡過了困難。
   在馬恒昌小組發起全國性生產競賽的挑戰以來,他首先領導自己機房組的五個工友,首先堅决應戰。並號召全廠各部門普遍訂立生產計劃。他爲了工人階級的長遠利益,在自己的計劃裏,首先保證每天節約六十斤木炭,一斤半機油;其次保證機器不出毛病,及時檢查修理,按時開車,保持機房整潔。他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迅速推動了全廠的各部門。僅就節約原料來說,每月節約了五百多萬元,因此大大提高了資方生產的信心,也保證了工友們生活的安定。本來,該厰工友公認機器房以每天節約五十斤木炭爲最高目標,但是盛建中完全實現了自己的生產計劃,並能經常保持着每天節約六十斤木炭,一斤半機油的新紀錄。由於他在維護工人利益和生產競賽上所表現的優異成績,終於在全廠工友的一致擁戴下,獲得了該廠特等生產模範的光榮稱號。
   他的勞動强度是驚人的。現在,他除了本身工作和繼續幫助政府修槍外,又主動的協助裕華烟厰和碾米廠修理機器。顯然,這是從發展生產和維護工人利益出發的。裕華烟廠本來用人工製烟,每天僅能出一箱,經他爲該廠修製了一部機器,產量就提高了,每月可出一百八十箱。又在裕華烟廠和自己廠裏教會了五個徒弟,能開機車,也能修理一般機器的毛病。本來,在舊社會裏,在生活最不安定的時候,他是有過「技術傳人,自己失業」的思想的,但是一常他有了階級覺悟,一常他認識到要建設新中國,必須培養大批人才,他就毫不遲疑地把自己的全部技術獻給國家,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後起的工人兄弟們。
   盛建中同志一點也不想把自己看作一個突出人物。他對自己的模範事蹟,絲毫也沒有過高的估計。他說:「我今天有了一點成績,都是毛主席給我的,實在談不上什麽。」他又說:「我這次來參加大會,只有二個目的:第一是為了交流經驗,進一步搞好生產;第二是想在大會裏看看別的廠是怎樣搞好抗美援朝運動的,學點經驗回去。」從這些質樸的話裏,充分地表現了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鐘秀蓮
责任者
盛建中
相关人物
馬恒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粮公司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