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遊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4631
颗粒名称: 「文字遊戲」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25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文字遊戲」,讲述了「文字遊戲」這四個字,很巧妙地揭出;美帝國主義在國際上玩的一套手法。
关键词: 文字遊戲 美帝國主義 手法

内容

在巴黎舉行的四國外長助理會議,開了好久,還沒有言歸正傳。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美英法集團,對於有關全世界人民幸福的肅清德國軍國主義,和裁軍問題,多方閃避討論。蘇聯代表葛羅米柯,斥責這些强盜,「對於這樣重大的問題上,進行文字遊戲,使之流爲空洞虛僞的談論」。
   「文字遊戲」這四個字,很巧妙地揭出;美帝國主義在國際上玩的一套手法。美帝向來是慣於這一套,並且善於這一套,這是它建國一百六十餘年來,在外交舞台上傳統的傑作。一部美國外交史,和它歷年的外交檔案,題上「文字遊戲」這句話,眞有畫龍點睛之妙。黑說成白,是說成非,和平同侵略的名詞,顚倒地用;遇到國際安全的正題,哼幾句空洞虛僞的理論:碰着不合胃口的國際協定,默不作聲,視同「文字遊戲」。在辭令字眼上,千方百計的作歪曲、顚倒、玩弄、眩惑的功夫。
   莫小覷這套玩意兒,華爾街老闆的乃祖乃宗,早就用氣力扮演這齣得意之作。遠在第一次歐戰期間,美帝這「文字遊戲」,在對華外交上,曾大出過風頭。有何爲證,請看一九二一年底美帝駐華公使舒滿,給國務卿許斯的長篇報告內說:
   「門戶開放的基本政策,……已經替美國取得中國人民的好感,這個好感是我們價值無比的本錢。我們被中國人民普遍地看作他們特別的朋友」。「戰後這頭幾年,是美國在華黄金一般的機會。」(見「美國對外關係」卷一)
   瞧,美帝多麽得意忘形!「門戶開放」,明明是美帝因為在東方實力未充,對於殖民地分肥的辦法,它却鼓其如簧之舌,聯成一氣的說是保持中國「領土完整」,騙取中國人的腦髓,喊它爲特別朋友,這是它在華「文字遊戲」的鼎盛時期,同時也象徵當時中國的極端黑暗。
   美帝始終站在反對中國革命的立場,它支持滿清、袁世凱以及其他北洋軍閥,直至蔣匪幫止。但是,它經常喊的,除了「門戶開放」「領土完整」以外,並且五光十色,造出「行政完整」「强有力政府」「統一」等等的外交口號術語,利用這套「文字游戲」,愚弄中國人,使其入吾彀中,狎而侮之,總而殺之,這是它比日寇奴役中國人,更毒更妙的手法;它走了攻心爲上的一着。美帝的文化、宗敎的侵略,正是「文字遊戲」上主要的方式,想透過紙上黑字,嘴裏耶穌,迷惑人們,墮陷人坑。隨着蔣匪的崩潰,戰爭販子杜魯門、艾奇遜之流,哭喪着臉發表對華的供狀——外交白皮書,捨不得這傳家之寳的「文字遊戲」,重演一遍,說:「中美有傳統友誼」(?),「中美邦交敦睦」(?),够了,收起罷。
   洋鬼子要的把戲拆穿了,中國人民都認識了披着羊皮的究竟是什麽東西,因而熱烈展開了抗美援朝的運動,高舉新愛國主義的旗幟,連根拔了美帝「文字遊戲」的基地——在華的僞善事業。被美國把戲鬧昏了的敎徒們,也淸醒過來,恢復了愛國的熱情。從東方到西方,廣大的人民都喊着:「美軍滾出去,不願穿上美軍衣服,不願替美國利益而死!」在這强大有力的聲音號召下,美帝的拿手法寳——國際舞台上的「文字游戲」,拆穿了一文不值。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維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