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江上的五勇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4008
颗粒名称: 長津江上的五勇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19日当代报登载了長津江上的五勇士的英雄事迹。
关键词: 当代报 長津江 五勇士

内容

在某次戰鬥中,志願軍某部電話第九班在黎明前接受了一個緊急任務,要在一小時內把電話綫架往十里路以外的某指揮所。戰鬥就在天明發起,一切戰鬥部署、情况傳達都要靠着這條電綫。
   班長姜鈞明率領着四個電話員,帶了足够十里路左右的電綫,直奔公路。公路緊貼着長津江,他們要轉過一座江橋,才能到達目的地。
   但是當他們走了五、六里路之後,仍然沒有發現江橋;經過翻譯向老百姓一問,才知道要轉橋走,全程是十六、七里路。這樣,他們不但不能在一小時內架通電綫,而且電綫也不够了。
   他們都知道:如果再回去十里,恐怕三個鐘頭也完成不了任務。他們焦急地一個個面對着長津江默默地蹲下來。
   五六十公尺寬的長津江兩邊已結着厚冰,江心水流湍急,撞在石礁上發出巨大的吼聲。
   假如說北朝鮮的冬天是呵氣成冰那樣冷,那麽拂曉是二十四小時內最冷的時分。這時,共產黨員與革命軍人的崇高責任感鼓舞着姜鈞明班長,他站起來說:「唯一的辦法是渡江!」其餘四個勇士也緊接着毫不猶疑地站起來了。「對!渡江完成任務!」
   他們脫下了鞋襪和褲子,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走下江去。一股針刺似的冷氣,從脚底冰塊上直升上來。副班長蔡的右脚大姆指被碰掉了一塊皮,他走過的冰上沾着斑斑血印。但他們毫不畏縮地很快走近了水面。班長姜鈞明和蔡林首先跳下去,捧着綫車子向前拉去。接着,褚學義、周勤、王土雲也都跟在他倆的後邊下去了。冰冷刺骨的江水淹沒到他們的胯骨,嘴唇凍得發烏。他們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河底滿佈着大大小小的石塊,石塊上的靑苔又那樣滑,而且水流又急;他們用盡了氣力拚命與激流搏鬥,每走一步,脚底的石蛋好像又把他們旋滾到原來的地方。姜鈞明在江心見綫被水冲走,他急忙追過去抓回來,一連跌了兩跤,上身的棉衣弄得濕透了。他們忍受着刺骨的寒冷與疼痛,漸漸地接近了對岸的冰層。但對岸近水面的冰比較薄,經不住人的重量;他們踏上去後一次又一次地塌下來,他們的腿和脚都給冰劃破了,淌着鮮血,最後,他們終於不顧一切地把綫拉上了岸。
   可是,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當他們迅速地穿好衣服拉着線車剛跑出七、八米時,江面的電線却被露出江面的大石頭勒斷了。電話員周勤激動地說:「看誰能硬過誰!」他毫不猶豫地再把褲子脫下,全身的肌膚凍得像米粒一樣,他又跳到水裏去。當他走到江心拾起了兩段勒斷了的電綫時,他的兩手已經凍得麻木,再也握不住鉗子了。過候選人。了一、二分鐘,線仍沒有接起來;岸上的同志更焦急了。
   這時,人民戰士周勤的這股英雄勁上來了:「現在完成任務的關鍵就在我一個人了!」於是,他機敏地把身子伏在江中的一塊大石頭上,用兩臂按着線頭,用牙齒當鉗子,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把線接上了。
   「我們的電話通了!」當五位英勇的電話員飛奔到某指揮所總機按時完成任務後,他們都不由地跳躍着歡呼起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姜鈞明
相关人物
蔡林
相关人物
褚學義
相关人物
周勤
相关人物
王土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