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塔」的倒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3560
颗粒名称: 「鎮南塔」的倒圮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14日当代报登载賊秃楊璉眞伽建造「鎭南塔」的故事,楊璉眞伽死後不久,「鎭南塔」忽於一個雷雨天全部倒圯。
关键词: 「鎭南塔」 倒圯 故事

内容

昨天提到的賊秃楊璉眞伽建造「鎭南塔」的故事是這樣的:
   楊璉眞伽是忽必烈最寵幸的一位胡僧,封他做江南釋敎都總統。他的「衙門」就建在杭州永福寺。這賊秃暴虐成性,他來杭後,第一件事就是强迫道士做和尚。道教原本是等於宋朝的一國敎」,他此舉當然用意很深,所以對不服令的道士一槪處以吊打等酷刑。他手下的一批秃馿,個個都是酒色之徒。逢有民間美貌的姑娘,都拉上特造的「快活台」上去强姦。人家嫁女,就連花轎一齊搶,要人出錢取贖。亡國之民的痛苦,眞是一言難盡。
   但向活人勒索搶奪,還不能滿足這賊秃的貪慾,他還向死人身上打算盤。楊秃勾結了丞相桑哥,到紹興發掘南宋帝、后、大臣的坟墓,先後達一百零一所,所得殉葬珠實無數。坟墓中的骨殖,被任意拋棄。這還不算,楊秃還選擇了其中最大的一個骷髏頭——那是趙昀(宋理宗)的——作爲尿壺之用。
   雖然這是舊統治階級的一堆腐骨,但到了元朝,這實已成爲我們民族的一種表徵;這和淸虜攻破北京後,大家都把「朱」字作爲民族的旗號的道理是相同的。掘陵的消息傳出以後,眞不知激怒了多少「南人」!(南人是南宋的遺民。在元朝四等人——蒙古、色目、漢人即金遺民中,地位最卑下)。
   「肉食者鄙」這句話在古時的確不失為一句名言。當楊秃掘陵之際,也正是留夢炎、趙孟頫這一幫南宋大享向元主歌頌「今上聖明」的時候,對於侵略者予祖國的侮辱,他們充耳不聞;對於同胞的苦痛,視同河漢。但官僚地主階級雖然狼心狗肺,毫無廉恥,可是人民却忍受不了掘陵的恥辱。當時就有一位鄕村蒙舘教師名叫唐玉的,義憤塡膺,祕□和村中一班靑年農民商議,終於在一個黑夜中大家一齊動手偸盜了陵骨,代以牛馬骨頭,把陵骨偸運過江,葬在宋宮舊址中,旁種冬靑樹爲記。這一冒着性命危險做的故事,就在「南人」間祕密流傳開來。這件事吿訴我們,「忠義常在草野」,歷史上眞正拚死出力保護民族名譽的,是廣大的農民和一批進步的知識分子!
   但楊秃對盜骨仍不知實情。他得了財寶,還不放鬆對死人的虐待。他把那些陵骨(實際已是牛馬骨)摻和着牛馬骨頭,也運回杭州,也埋葬在汀邊附近的宋宮舊址中,上而建起一座二百丈高的巨大白塔,名之曰「鎭南塔」。鎭南者,鎭壓南人也。
   賊秃雖然「鎭南」有功,但不久也失了蒙古統治階級的歡心,丟了性命。不說他被沒收的財產是多麽大,單是佃戶,他就有五十餘萬人。舉此一端,即可見秃馿對「南人」掠奪是如何的兇殘。
   楊璉眞伽死後不久,「鎭南塔」忽於一個雷雨天全部倒圯。雖然傳說是「天不容」,故命「雷神」擊倒它,但這其間恐怕還是「大有文章」的。因為既然有唐玉和農民在先,安知沒有故意偸工省料建塔工人於後?又安知沒有暗中故意去破壞白塔的人?「雷舉鎭南塔」的神話,雖然騙過了元韃子,但騙不過歷史。囚爲歷史證明:我們的民族從古以來就是一個不甘受侵略受侮辱的民族。元韃子的高壓統治,並沒有使我們先人的反抗終止,而結果,終被我們驅入沙漠。這就告訴我們,侮辱我們民族的「鎭南塔」的倒圯不是沒有原因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友
责任者
楊璉眞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