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遺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3442
颗粒名称: 宋宮遺址
分类号: G210
摘要: 杭州曾經是所謂「帝王都會」,自經元韃子一番洗刼蹂躪,又經過數百年的長時間南宋建都的遺跡,幾已不可再尋。但,看一看當年的「朝天門」,今天中山路上的鼓樓,還是如此堅厚雄偉,對我們先民的建築能力,眞使人爲之頂禮不止!
关键词: 宋宮 遺址 简介

内容

杭州曾經是所謂「帝王都會」,自經元韃子一番洗刼蹂躪,又經過數百年的長時間南宋建都的遺跡,幾已不可再尋。但,看一看當年的「朝天門」,今天中山路上的鼓樓,還是如此堅厚雄偉,對我們先民的建築能力,眞使人爲之頂禮不止!
   「朝天門」是南宋時進入皇宮的第一重大門。依圖籍看起來,當時的皇城,北面約起鳳山門,西迄萬松嶺,東面止於候潮門附近,南面快要到江千(但在江千還圍繞着杭州城的城牆),形狀是一個正長方形的。這塊有的已變菜園,有的已經造屋,有的是荒蕪了的土地,現在很少有人會想起,這就是六百年前中國的政治中心、荒淫無恥的皇帝之家。
   、這一大塊土地上,據前人考證,不說別的,單是所謂「殿」就達八九十個(還是有匾可稽的),而其中層樓疊院,亭閣齋台則更不計其數。單是由「繹己堂過錦臙廊」,楹柱就達一百八十根。錦臙廊外即是所謂御花園。園中有完全依西湖式樣鑿造的小西湖,「六橋」「靈隱」俱全,湖…也可開划子但小西湖祇是御園一角,園中還有專植各色花卉的處所,例如植梅千樹的地方就叫「梅岡亭」,專植芍藥的叫冠芳山等等。
   正因爲這原是一塊閒人莫入的禁區,所以其中情形外間很少知道,知道者也不過一鱗半爪而已。南宋亡國後,馬可波羅來華,曾經到杭州入內參觀,他的記載或許尙可說是存什一于千百。馬可波羅說:宋宮「圈地圍至十哩,分成三個部分,中央由一張高大的門(按:似指和寧門,或即今日之鳳山門舊址)進去。門的每邊,在平坦的台地上有一個宏大的柱廊,其屋頂是由幾排柱頭支持的。此等圍柱則用最美麗的天藍色和金色加以裝飾。對着進門處,在宮殿更遠一端的柱廊,較其他柱廊更爲宏壯,其屋頂裝飾得更富麗,柱頭是鍍金的,……法克佛(按指宋皇)通常是每年在此開朝會,……在這些柱廊中可以看出一萬人能同時就席。……後面有一可以通過的牆,將王宮這個外院和内院隔離着。這個内院構成一種大院子。……由此太院進到一個有屋頂的走廊,計六步寬,至其長度直達湖邊。大院的每一邊有十個入口達到十個長形的院子,每一院有五十列房子,各有花園,住一千少婦,爲王服役。……」試閉目一想:可容一萬人同時就席,每一院有五十列房子,這規模該是如何的宏大!
   但,自從元韃子侵入以後,幾年之間,宋宮已完全走了樣。馬可波羅說:「這個宮現在是大汗總督的官署,所以柱廊仍保持原來的樣式,但婦女們所住的房間已經任其毀壞,僅餘着廢址,供人憑弔。圍繞果園和花園的牆也同樣敗壞,所有動物與樹木已不可復見了。」但馬氏的記載顯然是不完全的,據中國典籍記載,在賊秃楊璉眞伽的橫行下,宋宮的一部分已被改成報國、仙林等五寺。而且還在宮中雜葬南宋諸皇、后及大臣和牛羊的骨殖,上面建造了一座「鎭南塔」。再後數年,當詩人黃潛來杭時,宮中的情形是更慘了:「滄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遺老色荒涼,爲言故苑遊麋鹿,漫指空山號鳳凰。春盡綠莎迷輦道,雨多資薺上宮牆。遙知汴水東流畔,更有平蕪下夕陽。」
   行宮帝闕,忽變衰草牛羊野,這是多麽大的一個悲劇!但今天談起這件故事,筆者之意倒並不在嘆惜趙家不能久享豪華,也不是企圖藉此引人發思古之幽情,我祇想借此說明一點:如果不予侵略者以打擊,趕走他,那,即使如宋宮這樣的美好處所,到頭來也祇有變成荒坟斷碑不辨龍蛇之地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