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裏的周城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3227
颗粒名称: 城隍廟裏的周城隍
分类号: G210
摘要: 城隍山上城隍廟裏的那位「城隍老爺」,原來是有名有姓的。此公姓周名新,廣東南海人,朱棣(明成祖)永樂年間做過御史。爲人正直敢言,京師皇親也怕他三分,稱他為「冷面寒鉄」。
关键词: 周新 判案 正直

内容

城隍山上城隍廟裏的那位「城隍老爺」,原來是有名有姓的。此公姓周名新,廣東南海人,朱棣(明成祖)永樂年間做過御史。爲人正直敢言,京師皇親也怕他三分,稱他為「冷面寒鉄」。朱棣起先也頗有些信任他,奏事無有不從。以後升他為按察使,先在雲南,後調浙江。
   周新在杭州留下許多神話般的傳說,他往往能別出心裁的判斷案件。例如,歷史上就記着,當他初來浙上任時,路上忽有許多蒼蠅叮住他的馬頭。派人追尋蒼蠅的來處,發覺一個露天死屍。屍旁有一個蓋在布上的小木頭印。上任後,周新即派人悄悄到市上買布,終於買到和屍旁同樣印號的布,由此得到綫索,抓住刼布殺人的兇手。
   像這類案件,評話小說「西湖二集」中就專有一回「周城隍辨寃斷獄」敍述,其中傳說附會居多,莫可深信。周新善於斷獄,大約是眞的。但這還不是周新爲後人紀念的主要原因。——主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冷面寒鉄」作風。
   他到浙江後,首先淸除衙門中一班作惡的皂隸、捕快、書手,分別充軍問罪,減輕了百姓的苦痛。他不時微服出巡,有一回故意觸犯了一位縣官,親身入獄,因此得知了囚犯的痛苦,使得一般縣官以後不敢欺壓良善。下屬送他一隻燒鵝,他把鵝高高掛起來,以後有人送禮來時,他指着鵝說:我原是窮人出身,連鵝也吃不上口。官太太們都打扮得如同花瓶,而他的夫人則是荆釵裙布。使得那批太太不好意思,也不得不換了淡素衣服來陪按察夫人。
   周新就是這麽一個人。這種作風很有些像傳說中的「包龍圖」。但,老包是專用張龍趙和虎頭鍘刀的,而周新除了嚴懲作惡多端的人以外,還能感化了一批人的壞作風。比較起來,後者自然强些。
   在那個封建社會中,尤其是在連姪兒皇位也要搶,暴虐成性的朱棣手下,人民苦得不見天日,他們自然而然地期望有一個能殺皇親國戚豪門權貴的「包公出世」的。像周新這樣冷面寒鉄的人,當然很配許多人的胃口。「皇明從信錄」稱他「當時名震天下」當不是瞎捧的。
   可是,生長在糞土中的芝蘭,壽命畢竟是不會長久的。周新終於闖了禍。朱棣手下的特務頭子(錦衣衛指揮)紀綱派了個千戶來浙抓人,作威受賂,害民無比,被老周拏來痛打一頓。千戶回京哭訴,於是周新被捉將起來,解京治罪。在朱棣面前,周新痛陳千戶罪惡。他說:懲治奸惡是你給我的命令,爲何反而罪我?朱棣大怒,不問情由,將周新一刀兩段。打了一個千戶,不但丟官,而且丟命,恐怕是連周新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在封建時代,非僅小百姓命如螻蟻,連堂堂欽差的性命,也就是這麽一錢不値!
   可是,做皇帝的就有這麽一手,像戲台上一樣,怒臉忽變笑臉。殺了周新,朱棣就立刻嘆息自己枉殺了人,而且僞造出祗有「天曉得」的鬼話,說夢見周新在杭州做城隍。這樣一來,旣除了本階級的眼中之釘,又平下了小百姓對自己亂殺好人的憤慨。「做戲做不過,搬出神仙來過渡」,皇帝就像舊社會中的編劇家一樣,用所謂神使自己一舉兩得。
   神,在以前的統治階級手中,妙用就在這裏:愚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友
责任者
周新
相关人物
朱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