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年前的援朝戰爭小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1916
颗粒名称: 三百五十年前的援朝戰爭小紀
分类号: K296.53
摘要: 1951年3月30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援朝戰爭小紀》,據「傳奇彙考」,明軍援朝之後十餘年(天啓間)曾出現過一部戲劇「蓮囊記」,寫的是沈惟敬通敵賣國。
关键词: 援朝 戰爭 故事

内容

五、沈惟敬野
   史
   據「傳奇彙考」,明軍援朝之後十餘年(天啓間)曾出現過一部戲劇「蓮囊記」,寫的是沈惟敬通敵賣國。原作已佚,梗槪是:
   杭州靑年徐嘉與文聘戀愛。有一回,徐嘉在醉後即席嘲笑沈惟敬。沈啣恨在心。後來沈被召與豐臣秀吉講和,他以文聘的眞容獻給秀吉;一面則說動石星施用「美人計」,於是文聘被徵往朝鮮作犧牲品。但,徐嘉這時已經成了征東大將,也在朝鮮。文聘在途中時,其僕人被徐的部下所捉,徐嘉獲悉底細,把文聘救出安置南原驛。不料沈惟敬假傳軍令,把文聘送往倭營。徐嘉聞悉,率兵力戰,大敗秀吉,生擒沈惟敬。後與文聘團圓。云云。
   按史:擒沈惟敬者係南原守將楊元奉兵部尚書刑玠命令而行的。上述故事想來或有影射,但多半應出於虛構。不過,從「蓮囊記」的寫作,我們可知當時的人們眼睛也都是雪亮的。把無恥的漢奸,用戲劇(崑腔)這一形式刻畫出來,也是「古已有之」的事。
   六、岳元聲丢
   官
   當和議進行之際,朝野輿論大譁。御史曹學程力主和不得,結果「打下天牢」。許多官員都因主戰而丢官,其中最著名的是工部郎中岳兀聲,他連上三疏,痛駡石星賣國。他指出與倭媾和有三辱、四恥、五恨、五難。他說:「朝鮮危則遼左危,遼左危則京師危,社稷有萬分危急於此,而陛下晏處深宮,尙不覺悟!乃竟以國與本兵(兵部尙書)嘗試,聽石星賣國文奸,不一决戰守機宜,是沈惟敬愚石星,石星愚陛下,陛下以石星自愚以危社稷。倭奴旦晚薄城下,拱手而揖與祖宗之天下。……前事已誤,今日豈容再誤;今日已悔,後日豈容再悔!」話說後激昂慷慨,岳元聲結果丢了官。
   (最奇的是「明史」對此一字不加記載!)
   七、一個謎語
   石星沈惟敬就擒後,明廷再派兵援朝。直至一五九八年秀吉死,倭奴撤退,雙方不時接觸,互有斬獲。其間可述之事甚多,但有一事爲明史漏載,不可不記:
   時董一元將軍在望津、泗川一綫對付倭軍義弘。義弘臨江固守,勢如長蛇。一元稗將茅國器認為必須渡晉江,才可破義弘。但無法飛越。適一巡邏騎兵在前綫捉到一個來自倭營的婦人,懷中有一紙條,上書「此婦將度異域,吾隣而贖之,天兵弗害也。」末後署名却是一個謎:「知吾姓者,令公之後,埋兒之父。問吾名者,有或之口,無才之按。」初不得其解,後有軍中贊畫諸葛繡說:這人名叫「郭國安」。參謀史世用聽了,高興得跳起來說:「郭國安是中國人,往年我在日本時曾與我說,一定效忠本朝。今在此,事情就好辦了。」
   郭這時是義弘部下守望津的主將。結果,茅國器仗了郭的內應,渡晉江,克望津。
   陷身異域,不忘祖國,郭國安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見「武備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史新
责任者
沈惟敬
相关人物
徐嘉
相关人物
文聘
相关人物
楊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