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蘇聯戲劇學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0515
颗粒名称: 向蘇聯戲劇學習
并列题名: 袁雪芬向戲曲工作者報告摘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3月16日,華東越劇實驗劇團袁雪芬團長向杭州市戲曲工作者作出國報告中,特別介紹了蘇聯戲劇的寶貴經驗,號召大家向蘇聯戲劇學習。
关键词: 袁雪芬 經驗 戲劇

内容

華東越劇實驗劇團袁雪芬團長在十六日向本市戲曲工作者作出國報告中,特別介紹了蘇聯戲劇的寶貴經驗,號召大家向蘇聯戲劇學習。
   她首先指出:蘇聯所有戲劇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與藝術性,例如用「變戲法」這一方式來描寫一個法國進步份子貼標語被警察逮捕了,當警察要把他關到鉄籠子裏去時,突然,關在籠裏的不是進步份子而是警察,滿街也貼了標語,這吿訴大家勝利是屬於進步人民的。所以她着重說:」一個戲若是沒有高度思想性,這個戲就沒有靈魂,沒有高度藝術性的戲也不可成爲一個頂好的藝術品」。
   其次,袁團長就蘇聯觀摩了二十多個戲後的感想說:「蘇聯藝術家一方面保存了優秀的藝術遺產,一方面又創造了新的,或在舊基礎上發展新的;蘇聯演戲上絲毫沒有加噱頭、搶戲演等壞作風:蘇聯演員也是世界上最忠實於其事業的演員,他們切實遵循着斯大林指示:在舞台上不欺騙觀眾,他們把生命、智慧以及整個生活,都全心全意地獻給了藝術,每齣戲演出對人民都有重大的敎育意義。」她又特別指出:「在蘇聯人民的眼睛裏,導演和演員不僅是藝術家,而且也是他們生活上的導師。」最後她介紹說:「蘇聯戲劇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緊張萬分的,他們是演員也是導師,又是馬列學院的學生,他們那種對藝術的忠實和鑽研精神,追求眞理的主動性,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是值得每一個中國的戲曲工作者學習的。」
   (蕭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蕭索
责任者
袁雪芬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