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農業勞模代表會上譚主席講話全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7482
颗粒名称: 在首屆農業勞模代表會上譚主席講話全文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2月1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浙江省人民政府譚震林主席,在首届省農業勞動模範代表會上的講話。
关键词: 農業 勞模 代表会

内容

(浙江省新聞處訊)浙江省人民政府譚震林主席,在首届省農業勞動模範代表會上的講話。全文如下:各位農業勞動模範代表同志們:
   我首先向同志們祝賀春節。我們在春季開頭的時候,召開這個會議,有着重大的意義。春季,對於農業生產有着重大的作用,「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我希望這次會議能够順利的成功。
   過去的一年,我們作了很多工作,有很大成績,在全省範圍內剿滅了股匪,鎭壓了反革命活動,由此鞏固了革命秩序;開展了大規模的治虫、治水、增加肥料等等農業生產運動,由此爭取了農業生產的大豐收,使全省人民每人增加了八十斤糧食。這是我們廣大勞動人民積極勞動,戰勝了各種災害的成果。事實證明,那裏貫澈了政府政策,發動了羣衆,進行了治虫治水和自然界進行了鬥爭,那裏就增產了糧食;那裏忽視了這一工作,那裏就受到損失;因此說,辛勤勞動,治虫、治水和天災作鬥爭是農業增產的决定條件。風調雨順在我們農業生產中,只能是條件之一而不是决定的因素。
   去年,我們還穩定了物價,展開了收購工作,使茶、繭、棉、蔴等許多農產品,能够及時的出賣,使城鄕物資交流加快了,這對我們農民生活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安定了整個人民的生活。
   完成了稅收,完成了征糧,使國家財政開支增加了保證,我們有力量支援解放軍,有力量加强國防建設。這就是我們一年努力所得到的成績。
   今年比去年更好多了,把地主階級打倒了,在春耕前全省的土改任務可以全部完成,廣大農民澈底翻了身,分到土地,打下了發家致富的良好基礎。但這只能是發展致富的基礎,要發展致富還是依靠勞動生產,有個農民說的對:「一分田一分地,翻翻弄弄吃不盡。」「十分田十分地,不翻不弄吃個屁。」這說明土地是要依靠勞動生產才能產生効果的;我們要發家致富,分到田地是為生產發家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應該清楚認識,農村仍然很貧困,很多人還不能三餐都吃得飽,耕牛農具肥料都不够用,天災人禍隨時都有到來的可能,傳染病還很流行等種種困難仍然擺在我們的眼前。這些困難需要解决,一定要完全解决,我們要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工夫來解决所有的困難問題。要使農民都曉得,革命就是要解决所有的困難問題,使大家都吃得飽,穿得暖,有高大的房子住,孩子和靑年人都要有書讀,用機器耕田,要把農村變成城市,變得比現在的杭州還好,有電影、有汽車。這是不是可能呢?是完全可能的。蘇聯就是這樣,已有了幾千個農村變成了城市。蘇聯快要完全用機器耕田,蘇聯有一具只需要兩個人開的挖土機器可頂一萬二千人的勞動力,這就是我們今後努力的目標,這就是走向共產主義社會,到了那時,才算是繁榮幸福快樂的日子。
   要達到這個目的,是依靠什麽呢?不是別的什麽方法,還是要靠我們的雙手,靠我們努力勞動,這是最牢靠的,別的東西都靠不住,譬如說:去年全國增產了兩百多億斤糧食,就是靠勞動人民的兩只手得來的,杭州的工人去年普遍作到了增加生產,都是靠勞動得來的,不勞動什麽問題都不能解决。有些人在分得了田地之後,不積極勞動生產,而經常扭秧歌,大鬧一場,浪費很多錢,這是不是眞正翻身呢?不是的,這樣大鬧把錢化光了,就不能把生產搞好的,生活也就不能改善,這種翻身就會是假的。
   因此我提出:(一)勞動致富;(二)生產發家;(三)組織起來;(四)團結互助這四個口號作爲今後大家努力的方向0勞動是能够致富的,生產也能發家,但是單單靠這二方面是不能解决全部問題的;因爲生產勞動中常碰到天災人禍,一家一戶是沒有力量戰勝這些災害的。比如去年的治虫,起初大家不動手就治不了,到大家一齊動起手來,就戰勝了虫災;治水也是這樣,要挖河築壩,决不是一人一戶能作成的;因此要勞動致富、生產發家,大家就需要組織起來,團結互助。發揮大家的力量,有水災我們大家排水,有虫災我們大家捕虫,旱災就澆田,就可達到勞動致富生產發家的目的。
   組織起來,大體上有三種形式:第一、因地制宜的組織各種不同名稱不同形式的生產互助組。幾個性情合得來的人家組織在一起生產互助,這種互助組織要注意掌握兩大原則:(一)等價交換。就是你幫我,我幫你,大家公平交換互不吃虧;(二)自願兩利,在組織的時候,一定要大家自願結合,决不能强迫。只有對地主、二流子才可以强迫把他們編進生產組,管制、帶領他們生產,但也不能使他們吃虧。只有自願,才能作到兩利。有了這樣的生產組織,還可以訂出生產計劃互相檢查,不組織起來是不能解决問題的。
   第二、組織合作社。現在有的地方已經有合作社,有的地方沒有,我們要普遍的組織起來,合作社的種類很多,我們首先要組織的是供銷合作社;因爲我們現在雖然打倒了地主階級,解除了地主的剝削,但投機商人的剝削還很厲害,比如去年德清縣蠶繭下來的時候,農民賣了繭要買糧,公家的糧一時到不了,投機商人就抬高糧價,本來公家的糧是十九萬五千元一担,私商就把他抬高到二十五萬元,把農民賣繭的錢,從中就剝削了百分之廿去。我們要增產一、二成糧,要一年的辛勤勞動,但投機商人算盤一打,就剝削去了這許多。要想不受奸商剝削除了國營公司及政府管理之外,主要是組織合作社,使每個社員能够把農產品通過合作社推銷,自己需要的生產與生活必需品也能從合作社中買到。
   第三、政府通過各種有利於農民生產與生活的形式,把農民都組織起來,在政府的扶持下,使生產迅速的提高,使災害危險迅速減少,生活得到保障,這就是我們分得土地後必須立即開始努力的方向,求得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產量增加。
   但是,美帝國主義還在和我們搗蛋,他不願讓我們生活得好,他不願意我們過着和平生活,他過去幫助蔣介石進攻我們解放區,被我們人民解放軍打敗了蔣介石,把他趕出了中國,但他並未領受這個敎訓,還是不甘心。在去年六月,他又在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同時佔領了我們的台灣。美帝國主義這樣作,正是走着日本鬼子的老路,想從朝鮮與台灣兩地發動侵略我們全中國的戰爭;但是美帝國主義的侵略算盤打錯了,今天的中國不是過去的中國,不是蔣介石的中國,而是人民自己的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我們中國人民看到美帝又要侵略我們,就組織了人民志願軍,支援了朝鮮人民,把美帝打敗了,使它侵略計劃完全失敗了;然而美帝國主義並不肯接受這一敎訓,它還是不死心,它們在朝鮮的軍隊還不肯撤退,還想侵略;同時誣衊我們「中國侵略朝鮮」,這是顚倒是非。它更在武裝日本帝國主義,想拿日本人民充當炮灰來侵略我們中國,這個日本帝國主義欺壓中國人民幾十年了,我們都親身受過,我們恨透了它,我們把它打倒不過幾年,美帝再武裝它,我們中國人民要堅决反對。
   過去,地主在鄕村裏橫行霸道,壓迫我們,我們組織起來就打倒了它,不老實就送人民法庭。美帝是我們今天的仇敵,是世界上的大惡霸,他在世界上橫行霸道,顚倒是非,我們與全世界人民站在一起就一定能够打倒它。我們要吿訴每個農民,都曉得這個道理,世界的大惡霸——美帝國主義也一定要打倒,才能永遠過好日子。我們要號召更多的人,拿起武器,到朝鮮去,消滅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軍,保護我們的國家,台灣和西藏也一定要解放。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不允許任何一個帝國主義再來欺壓我們,誰要來欺壓我們,誰就會被消滅。這樣我們的生活就一年年的好了起來,大家要把這個精神貫澈到每個農民中去。
   同志們!你們是全省各地來的農業生產模範,你們對於全省的生產情况都很清楚,我們這次會議要好好的討論今年的農業生產計劃,記住:「生產發家、勞動致富、組織起來、團結互助」,積極的參加抗美援朝運動,保衛我們的偉大祖國,積極的支援解放台灣、西藏。
   同志們:毛主席告訴我們:做一個模範就要不驕傲,不自滿,不脫離羣衆,要起帶頭作用,模範作用,橋樑作用,這樣就能永遠做一個勞動模範,每年的開會你們都能來。毛主席這個指示,你們要記牢,要成為自己的行動。
   遵守毛主席的指示,以公私兼顧、團結互助的精神團結全省農民羣衆爲實現今年生產計劃而奮鬥。
   我相信,每個代表都能遵照毛主席的話去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譚震林
相关人物
蔣介石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浙江省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德清縣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