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五聯村農民節省春節花費 投入農業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6544
颗粒名称: 蕭山五聯村農民節省春節花費 投入農業生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蕭山縣西興鎭五聯村土改後,農民覺悟顯著提高,决定節約花費,投入農業生產。
关键词: 農民 土改 花費 農業 生產

内容

(本報蕭山訊)蕭山縣西興鎭五聯村土改後,農民覺悟顯著提高,决定節約花費,投入農業生產。
   該村每逢春節,購辦迷信品,採買魚、肉、鷄、酒等花費很大,很多農民常因此負債貼息過年。村幹們最近統計了一九四八年全村因年節而花掉的費用,計紅燭、銀錠、紙元寶、貢香、神像、鞭砲、酒、肉、魚、鷄、年糕等及工資、柴火等消耗,共達大米二萬三千六百四十斤,致在節後發生了缺糧、負債、吵架等情况。因此,在全村農代會上,婦女代表章小花說:「每年年節浪費,好處一啥沒啥,債務欠飽,眞勿犯着」。戴錫增提出意見:「依我想來,正正當當,相信毛主席,相信勞動,做做吃吃,才靠得穩。湯杏春認爲:「如果去年勿減租,今年不土改,要翻身,還是萬萬不能够。」代表蘇文耀批評了部份羣衆想趁新年大吃一頓,氣氣地主的錯誤思想。生產委員戴正才則說:「吃光了,田地荒廢,農民還是不能翻身。」認識了春節浪費的嚴重性後,,大家一致通過了節省過節費,投資於農本的意見。據估計,全村可節省大米一萬二千八百餘斤,準備添購肥田粉八一五斤,人糞九四〇担,桐油三十斤,菜餅五百斤,鉄耙、鋤頭、泥鏟共六十一把,糞桶十六對,車板一千〇六十五副,車骨七百〇五根,修、置風車五座,水車八座,及篾墊、籮篩等。
   現該村已向鄰村提出生產保證和挑戰,並籌備跳秧歌、座談會、擁軍等新方式以慶祝春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章小花
相关人物
戴錫增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湯杏春
相关人物
戴正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蕭山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