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明這個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6118
颗粒名称: 趙惠明這個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月2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电影《腐蚀》中的悲劇人物趙惠明的文章。
关键词: 电影 小资产阶级 人性

内容

趙惠明,「腐蝕」中的悲劇人物,她的這個悲劇的□成,一方面固然是由環境的影響,一方面也是由於她自己所造成的,
   趙惠明,一個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份子、她聰明、驕傲、倔强,然而又愛好虛榮,對於政治缺少深入的認識。這些弱點,便是她的悲劇所以構成的主要因素。
   正由於她聰明、驕傲、愛好虛榮,所以她不滿意和小昭一起生活,而入了希强給她佈置下的圈套。更因其對政治沒有深入的認識,所以她在戰地服務團裏,糊裏糊塗的出賣了朋友,給她所憎恨的人做了走狗,而不自覺。當她發現了自己被騙了而造成的錯誤,她痛苦,想反抗,但是木已成舟,受着特務的威脅,但不一定能說她是怯懦。她恨社會,恨自己,她要報復。她倔强,「好,錯就錯到底,幹特務就幹特務」。這樣,正中了特務們的心懷,特務們在她的頸上打了一個活結,她越掙扎,活結就抽得越緊,於是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她感到痛苦、後悔,但已晚了。「晚了就算了,反正後悔也來不及了。」於是她手上的血越染越紅,靈魂也被腐蝕不堪了。
   然則,我們不能看作這是人性的眞正表現。她還是有人性的,因此她更痛苦。小昭的被捕是給她埋藏在深處的人性一個啓發,當她看到小昭堅强不屈爲眞理而鬥爭,使她更加悔恨,更加痛楚。但是因為缺乏深入的政治認識,所以仍然不明是非,只是簡單的認爲小昭畢竟是個英雄,而且是她的愛人,由於身受希强的騙,所以更愛小昭,她要救他,出於私情者多,出於正義則未必,因此,她的希望,只是保全小昭的性命,而不是保全小昭的正義,所以,她所採取的方法,仍是犧牲別人來滿足自己。
   當她發覺再一次的被利用,她所努力的非但沒有保全小昭的命,而且更促其犧牲,加之自己也險乎送命,這才眞已發覺自己以前是走錯了路。「人生原來有比自己性命更可貴的意義。」她明白了這一點,人性才開始昇騰。
   我們看到她到沙坪壩大學區之後的苦悶,借酒澆愁,這是她對自己的驕傲倔强失却自信,似是頹喪,而實則正在坚强。
   當她從安蘭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不免驚悸,悔恨愈深,對安蘭的同情也愈深。小昭壯烈犧牲的景象映在她眼前,使她獲得力量的源泉,於是她才有決心幇助安蘭。這時候,她才懂得小昭(不能說眞正的全般的了解)她感到這樣做,是在爲自己贖罪,解救了安蘭,不就是解救了自己了嗎?(在她心目中安蘭就是她自己的影子)雖然她這步走得還是太遲,但是蓋棺論定,這一步對她還是一個跳躍式的邁進。
   趙惠明的悲劇,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但是她一生的最後一瞬,還是可以珍貴的。俗語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在趙惠明身上,是頗恰當的。曾經和趙惠明一樣深入歧途的人,一定還是有的,看看她,學習她,你們也可以躋入「大勇」之列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