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痛恨美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1090
颗粒名称: 我痛恨美帝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当代报登载旅美僑領司徒先生六十年前初抵美國的情形。
关键词: 司徒先生 美國 六十年前

内容

旅美僑領
   這是從司徒先生近著「僑美七十年回憶錄」的第一章中節錄下來的,第一章是敍述他六十年前初抵美國的情形,令人髮指。
   第一次上岸時的印象
   我是在舊金山上岸的。穿着中國便服,拖着一條辮子的華僑脚踏碼頭,就被美國流氓用馬糞和地上髒東西抛了一身。這就是他們對我們的第一個見面禮。
   不久,在波斯頓,美國當局藉口爲了要查一個「私自入境」的華僑,曾把全波斯頓二三千的華僑拘押審問。他們拘押華僑是為了便於偷和搶。結果是華僑所開的店所住的房子無人看管,所有財物就被美國流氓搶光。
   後來,許多地方華僑星期日也都不敢出門。這些事使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野蠻無恥的「拉房」事件
   「拉房」事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美國暴發戶的行爲是眞正不要臉的。
   「拉房」事件是美國當局藉口華僑住得太擁擠,太不「衛生」,晚上從華僑家裏來拉人,拉走給關起來。他們會關心我國人的「衛生」,那眞奇怪。事實上是因爲當時在舊金山有許多美國暴發戶修建了許多出租房子沒有人租,他們就想出這種流氓手段來了。
   那時,舊金山已有華僑五六萬人。他們屬於四個堂,即製雪茄業的同德堂,製鞋業的履勝堂,製衣業的錦衣堂,製箱業的公和堂。大家都是勞苦工人,沒有錢所以住得擠些。美國暴發戶見到這種情况以爲有利可圖,就勾結警察和無賴把不肯租房子的人,夜裏拉走。當時拉走了一二千人,以至監獄裏都關不下了。
   華僑對「拉房」的抵抗和打死「出番人」
   因為「拉房」,華僑常常要從窗口跑掉;有不少人就這樣跌死了。被拉走的人,最初只有用錢贖。後來,華僑就聯合起來抵抗。談到抵抗,使我想起當時的領事黃公度,他雖作淸政府的官但還有良心。不過副領事却是美國人,他居然穿起滿淸朝服,當中國的「欽差」。這種「假中國人」則是眞正的我國人民之敵。美國當局就是通過這位「假中國人」來夜裏拉人的。黃公度沒有別的辦法,就告訴各堂負責人說:被拉走的人,你們要保留他們的職業,不要開除他們。這批被拉走的工人,因為出獄後工作有保障不致失業就不再花錢贖自由;對「拉房」採取了消極抵抗的辦法,要拉就拉,要關就關,反正不給錢,弄得美國流氓當局毫無辦法。
   華僑也因「拉房」積極抵抗過。當時舊金山有一家飯館叫遠芳樓,一位姓陳的工友被拉時,他跳樓摔死了。陳姓的家屬就向美國當局要求撫卹。有一個「出番人」陸松答覆說:「要求撫卹辦不到;哀求施捨一點,還可以商量。」此事,激起了華僑公憤,就用手槍把狗腿子陸松打死了。
   「出番人」是什麽人,從這件事裏可以看出,就是作外國人狗腿子的中國敗類。我們就把這種人叫「出番」。陸松可以說是最早受到華僑教訓的狗腿子之一。
   「拉房」事件一直延長了十個多月,由於我們的抵抗,他們也就幹不下去了。勝利就是堅强抵抗得來的。
   我國工人「陰魂不散」
   據我記憶,當時在加里佛尼亞洲修鉄路的華僑工人有三千多。除了二一工程師是美國人之外,沿路綫只見中國人,也沒有黑人。如果當時有人訪問這些在美國荒野裏的人羣,他一定以爲是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他們吃住都在路傍,在山野和山洞裏,每天當十小時的苦工跟着鉄路工程走。當時工資每天一塊美元,但是每月要扣四個星期日的錢四塊和伙食費十三塊,剩下的錢當然是到了一鎭一城,被美國商人騙走了。由於華工的血汗,荒涼的美洲被建築成美麗的天堂了,這正與南洋的繁榮和華僑的努力分不開一樣。
   至今,留美老一輩的人坐火車經過加州鉄路還能指出一座涵洞說:「這裏有不散的華僑陰魂,時聞鬼聲啾啾。」那就是修涵洞時曾有華僑工人數百名壓死在那兒。這句話雖是一句迷信話,但我們覺得意義很深長,我們是忘不了這些痛苦的。
   說到早年華僑的死,那真可憐,誰也不知他們怎樣死怎樣埋的。因爲我國人看重祖先,再則在美國當時買不起墓地,後來才有三邑、四邑、中山、客家等會館替華僑自己料理喪事,送骸骨歸國。
   美國人民的友誼
   我已經談過,早年華僑想討老婆只有回國。一直到了光緒「維新」以後,才有極少數我國女同胞前往。
   六十年前,我第一次遇到我國人娶美國姑娘是在紐約。這位先生的名字我還記得叫楊烈。他是在街頭上賣生菓的小販。他同他的美國姑娘天天同在街頭吃飯,當買賣,大家都引以為奇,才知道他們已經結婚了。
   等到美國當局知道此事,就把這位美國姑娘傳詢:「為什麽要嫁給一位中國小販」?這位美國姑娘就氣冲冲地反問法官說:「我不嫁給他,嫁給你你肯不肯?」
   勞動人民嫁給勞動人民。美國勞動人民對我國人是有友誼的,但美國當局、資本家、官吏及流氓是除外的。
   打破腦袋五塊錢
   華僑穿着中國便服腦袋上纏起辮子在街上走,常常被美國流氓作爲毆打侮辱的目標,他們老遠的就把石頭、木棍、馬鈴薯、臭鷄蛋拋過來,打破了我們的腦袋或弄污了我們的衣服就在旁邊拍掌大笑,這種氣實在難受,初時華僑不敢還手,告訴警察他們也不管,有時捉到了人送給警署,打破腦袋僅僅罰五塊錢,侮辱華僑正如侮辱黑人一樣,爲反動的美國官僚所默認爲正常行為。後來我們變得聰明了,平時學好角鬥的武藝(廣東人叫做打工夫)遇有事故,大家就合攏來用拳頭把挑□的流氓揍他一頓,以打擊回答打擊,不再「告官」,打了人的流氓想逃,我們就窮追,非給回苦頭不可。有時,一些「醉酒鬼」故意來中國雜碎館吃「霸王飯」,吃完了還要摔碟子打人,不給錢就要走,我們一聲呼喝,集中了全店人員,廚子拿菜刀衝出來要殺,或者揍醉鬼幾拳,他見來勢不對,「紙老虎」拆穿了,他也軟下來了,給了飯錢,抱頭鼠竄而去。
   這樣,華僑有一個經驗,美國流氓欺善怕惡,裝腔作勢,常常要欺侮人,祗要不怕他,跟他硬幹,給他吃了苦頭,他才縮手。這些傢伙不打他時是「老虎」,打了他時才是「紙老虎」。
   辛亥革命以後,我們剪了辮子,改穿西裝,情形才改好了一些,備受侮辱的「目標」沒有那麽顯著了。
   在美國的日本僑民
   說到日本人,最初美國人也是一樣看不起的。我到美國的時候,日本僑民對我們還是必恭必敬,稱呼我爲「南京先生」,很客氣。等到「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民在美國的地位就高了,而且在美國當局挑撥之下來排擠中國僑民,仇視中國僑民,此種情形尤以九一八後為甚。明治維新前,日本人在美國是做小販的居多,譬如:賣魚的、賣玩具的和賣菜的。維新以後,日本人漸漸開起大買賣了,在加拿大他們有搞大農場的。這說明美日大商人勾結一起,美國把日本人看作是他東方商務的代理人了。現在美國華僑與日僑人數相較是一與二之比,華僑人口不斷下減。(節自光明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司徒美堂
责任者
司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