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公司說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4181
颗粒名称: 從投資公司說起
分类号: G210
摘要: 投資公司的設立,適應了工商業的要求,適應了投資者的要求,也適應了金融業的要求。
关键词: 投資 公司 工商業

内容

投資公司的設立,適應了工商業的要求,適應了投資者的要求,也適應了金融業的要求。
   工商業要求投資公司的設立,因為一部份在現狀下,工商業深感長期資金的不够,而現在銀行的短期放款不能滿足這個要求;至於投資公司對工商業的幫助,其方式為投資,其期限可較長,其數額可較鉅,正適合目下工商業所需這部份資金的條件;此其一。將來工商業爲根本解决其資金問題,於環境允許下,可能採取增資或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籌措資金;而投資公司正以代募、承募及承受生產事業之股票與公司債爲其主要業務之一;此其二。通過證劵的代募、承募及承受,或投資等關係,投資公司有與工商業取得進一步連繫的可能,由此參加管理,監督其改造經營,幫助其恢復與擴大生產;並對新創企業,可能予以適當的指導與協助(此其三。
   同時,在工商業調整演變的過程中,持有資金者,往往不知投向何處目下一部份工商業中急待轉業的資金,另一部份由過去投機囤積轉出的資金以及華僑回國投資的資金,市面游散資金等,都正在迫切尋求出路。投資公司是這些資金理想的歸宿處。
   對金融業而言,投資公司供給了他們資金以一條活動而安全的出路。一方面,他們所有的短期資金,用來運用於投資公司所發行具有高度流動性的證券上面,不會感到周轉滯呆。因爲此種運用,雖屬長期性質,而實具有短期作用。另一方面,在定期存款逐漸增加的情况下,他們吸收到的長期資金,也需要一條比較長期而安全的出路3投資公司又成了金融業運用這種資金的理想場所。
   它的貢獻,簡單的說來,就是做了長期資金的橋樑:一方面從投資者方面吸收了長期資金;另一方面向工商業方面投放了長期資金;同時又供給了金融業以一條長期運用而具有短期作用的資金出路。
   那末,投資公司豈不成了所謂「長期資金市場」的重要構成份子了嗎?
   是的,投資公司是「長期資金市埸」的重要構成份子;但不是它唯一的構成份子。
   談到這裏,我們不妨把「長期資金市場」的意義,弄一弄清楚。平常所謂「長期資金市場。」就叫「證券市場。」長期資金怎樣會與證券起了聯系呢?因爲資金旣爲長期,期長了就難免有周轉滯呆的毛病。資金長期投入了工商業,變了廠房機器,成了固定資產,就不能隨便收回,隨便轉讓,隨便流動了。要叫這種固定的廠房機器之類,能保持它們的流動性,仍舊可以轉讓,只有把它們「證券化」起來,就是把證券來代表它們的價値。這樣,隨着證劵的轉讓流通,也就等於那些廠房機器的轉讓流通了。這就叫做「長期資金證劵化」,也就是說長期資金以證券形式出現。所以,調劑這一部份資金供需的市場,着眼在它的性質,就叫它「長期資金市場」;着眼在它的形式,就叫它「證劵市場」。
   這個市場的主要作用,無疑的是要把比較長期,比較固定、比較滯呆的那一部份資金,想法流動起來,使它易於收集,易於轉讓,使有資者要投入就投入,要收回就收回。換言之,就是要把它的長期性質,通過證券形式,來取得與短期資金同樣的流動性,爲要達到這個目標,這個市場的構成,遂包含着任務不同而實際互相輔助的兩個部門:一個是發行機構,一個是流通機構。發行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在於幫助新股票、新公司債等新有價證劵的發行,使新企業易於獲得所需長期資金;流通機構的主要任務,則在於建立起一個證劵買賣市場,使發行機構便於推銷其所代募、承募及承受的證券,同時使投資者也能利用買賣方式,隨時投入,隨時退出,保持其資金的流動性,因而樂於爲長期之投資。現在新興的投資公司,主要的就是担負起了長期資金市場中發行機構的任務;而證券交易所則是這個市場的另一部門,它担負起了流通機構的任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䕃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