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業怎樣評議工商業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3519
颗粒名称: 布業怎樣評議工商業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杭州市四、五、六月工商業稅評議工作,在七月間依據工商業戶之自報營業額,按業分組逐戶進行。
关键词: 杭州市 工商業稅 評議

内容

本市四、五、六月工商業稅評議工作,在七月間依據工商業戶之自報營業額,按業分組逐戶進行。大部份行業對評議工作都非常重視,各業評議委員和小組長也有很多是十分負責的。他們採取查賬等各種方法來查擠,並幫助會員提高認識以減少短報。其中布業、服裝業、麵粉業、豆腐業、醬園業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以布業,普遍展開反匿報,認眞查擠,同時得到該業店員工會的積極幫助,評議工作做得比較澈底,並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得到市工商聯合會的表揚,並以該業的工作作爲典型,以此經驗向各業推廣,介紹學習。
   決定步驟佈置工作
   布業公會對這次評議工作非常重視,認眞、澈底,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當七月三日該會接到市工商聯關於進行評議工作的代電及評議日程表後,就召開了首次評議委員、小組長聯席會議,反覆傳達政府規定查評自報營業額的意義,並討論進行查評的方法,當即决定:(一)各小組長應於四、五兩日內召開小組會議。(二)各組中如查有短報者,應敎育其坦白補足,否則應報會派人覆查核定。(三)在七日前應將各該組各戶四、五、六月份自報營業額,統予查評,造册送會。(四)評議時應選定典型戶,分大中小三等,家數不限。(五)以後發覺各組中短報營業額者,該組各商號應全體共同負責。各小組長接受了會議中的决定以後,第二天就開展查擠工作。
   反匿報初獲效果
   各小組長依照决定,於四日分組展開了反匿報運動,江干區的會員「信大祥」首先響應號召,坦白自認四月份匿報了營業額一千一百三十一萬六千四百五十元,五月份也匿報了一千九百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元。匿報的原因是解僱職工部份解僱金超過規定數字,無法付賬,故匿報以抵付上項支出。中城區方面,第五小組擬具了納稅公約,發交各小組參考推動實行,使各會員對查擠和評議工作的認識和覺悟提高一步。
   在反匿報運動開展當中,市稅務局派員到該會協助推動,並提出了許多可貴的意見。希望能結合職工同志去發現問題,深入了解,追究根源。在查出有短報營業額以後,應多多進行說服敎育,使其坦白。
   初次查擠的結果,該會十二個小組中有十一個小組把報吿如限送到公會,只有一個小組沒有完成。該會遂於八日舉行第一次會報。在會報中,上城區第一、二、三三小組,中城區第二、三、四三小組,都說明組內沒有匿報現象。上城區第四小組,中城區第一小組等報告,也只指出個別店家尚有些小疑問。其他江干區和拱墅區各小組都作了報吿。均願簽訂納稅公約,保證不短報匿報營業額,好像沒有什麽問題似的。下城區小組長張松泉並提出意見,此後擬將各戶營業額每十天會報一次,俾得隨時互相檢查,如有錯誤也易於發覺。這「意見,各小組都頗願採納仿行。
   在這次會報中,稅局代表也來參加,聽了各小組報告後,着重指出各小組查擠工作尙不够深入,對簽訂公約一點用意雖佳,但不能依賴公約而不做實際工作,希望再深入了解,對有問題的會員,應該用種種方式,代他們解决問題,藉以袪除他們思想上的負担。各小組要切實掌握具體材料,做好動員工作,熱烈的展開反匿報運動,打破一切顧慮,搞好查擠和評議工作,使稅負能達到公平合理。
   提高要求二次查擠
   通過這一次會報提高了對工作的要求,於是重新再佈置第二次的工作,决定動員所有的評議員,個別進行抽查工作,以考驗各小組查擠工作是否已深入,同時還决定了採用綜合審核的辦法,加強各小組長的責任感。但主要的轉捩點還是在函請該業工會派員協助查擠。工會方面當即决定派十二位職工參加工作,每一小組分配一人,重行展開反匿報運動。
   在第二次展開反匿報運動中,稅局工作同志經常到該會聯繫。職工代表配合十二個小組,進行了逐戶檢查,工作做得十分認眞,因此在七月二十一日舉行第二次會報時,收穫比較第一次大得多,譬如:㈠上城區第一組「大昌」一家目動坦白在一、二、三、四月份曾將收入印染工資共計一千一百四十四萬五千五百八十元,匿未報入,自請併入四月份營業額內補稅。㈡上城區「大羅新」一家向會具結保證不漏稅外,「協興祥」一家自動增加了三百萬元營業額。㈢中城區第一組解决了「恒記」的問題,共補報了營業額八百五十萬元,同時還幫助他設立賬册。㈣中城區第五組證實了「信大昌」一家記賬不實,期初存貨與期末存貨數字相距過遠,暫記賬收付太多等問題。會報完畢後,職工代表發言,指出綸華、信大祥、顧隆昌、元大、同昌興、大喜、德生等幾家還應深入了解。並由該會查覺拱埠三家會員尚未查過,遂决定再佈置第三次的工作。
   三次查擠深入了解
   第三次的查擠工作,經過積極佈置,限期在七月廿二日一天中完成,廿三日舉行第三次會報,又發現了下列情况:㈠下城區小組「顧隆昌」一家,作了第二次坦白。「元大」一家,則始終不承認錯誤,並且塗改了帳簿。㈡拱墅區小組「同昌興」、「德生」、「豐泰」、「萬豐」、「永泰祥」等五家,都自動坦白補報了匿報的營業額共計四千六百三十二萬六千四百元。其餘有問題的幾個小組,工作雖又深入了一步,但處理得還不够具體。會報至此作了一次工作小總結,主席特別指出尙有問題而沒有解决的單位,計有信大祥、綸華、祥昌、天利、信大昌、顧隆昌、元大等七戶,即再推定了工作人員,分頭出發,限二十四日中午十二時前辦理完成,提會報告。其餘各戶都經審核通過,再提大會評議。
   根據資料處理問題
   信大祥等七家,經過再三了解後,决定根據資料來解决問題,最後决定了具體的處理辦法,譬如:㈠「綸華」一戶最後坦白四月份營業額因是月舉行減價,營業額較大,自願補報一千九百六十萬零八千八百元,合四月份自報數字共爲四千三百五十萬元。㈡「顧隆昌」一戶,最後坦白自認因為購置店屋,四月份匿報了三百萬元,五月份匿報了五百萬元,六月份匿報了六百萬元,共計一千四百萬元,自請分月補報。㈢「信大祥」一戶自願具結保證,除坦白補報營業額三〇、四八三、八〇〇元外,如再有匿報,甘受重罰。㈣「元大」一戶雖經再三敎育,始終不肯坦白,惟願接受評議,結果根據查帳時所發覺有一天多了現款五十一萬元漏不作賬,評定其漏報營業額每月爲一千五百萬元,四、五、六月份共應補報營業額四千五百萬元。
   大會評議完成任務
   該會做好查擠和評議工作後,就在七月二十四日召開了會員大會,進行逐戶評定。市稅局代表在會上發言,說明查擠和評議四、五、六月份營業額的意義和作用,並提高會員代表應澈底搞好評議工作。大家幫助評議營業額,就是幇助犯錯誤者解除思想上的負担。職工代表也相繼發言,報告查擠各戶營業額的經過,和介紹所得的經驗。然後,大會評議了各戶的營業額,分別予以通過。總計經查擠、評議補報營業額的共有十九戶,補報數字達人民幣二億六千一百十八萬五千六百三十元。
   總結經驗認識提高
   通過這次查擠和評議工作,該會認識到若單靠同業去進行查擠,是很難做得澈底的,因爲大家都不大肯破除情面,顧慮很多,因此明知某一家商店的自報營業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問題,也不肯去深入了解,發掘問題,各小組只是粗枝大葉的作一個大概的報告,把責任推給評議會。第一次會報時收穫之微,就是一個例證。這種作風說明了資方處理這些問題認識還是不够的。以後得到工會方面推派的職工代表的幫助,查擠工作才能開展,資方存在着的缺點,逐步得到糾正。許多問題也很快的一個一個的解决了。由於以上的經驗,該會認識到要把這個工作搞好必須與工會方面緊密地取得聯繫。而且必須開誠佈公,把每一個問題的眞實內容攤開來,由勞資雙方代表共同來研討决定。
   該業在這次評議工作中已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一方面是由於大多數會員商店已建立了會計制度,會員們對政府政策法令也有了相當的認識;一方面是虛心接受稅工同志和本業職工的指導、批評和建議。該業並準備結合職工同志的查賬經驗,再來擬訂一個比較具體而能實行的查擠方案,以便今後的查擠工作,更易於進行,更做得有把握。同時保證在本年年底以前建立好會計制度,在明年一月一日開始實行統一賬册,做一個杭市的模範行業。(岳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岳山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杭州市稅務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