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廠商過份樂觀盲目擴大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2998
颗粒名称: 滬廠商過份樂觀盲目擴大生產
其他题名: 應保持清醒以銷定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9月5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关于政府大力扶助私營廠商的文章。
关键词: 政府 私營廠商

内容

(上海四日訊)解放日報載:由於政府大力調整公私關係,以加工、定貨、收購等方式扶助私營廠商。又由於秋收作物次第登場,農村購買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因此表現在工商業情况上,已開始初步好轉,這是問題的好的一面;但與此同時,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部分廠商因見到自己營業好轉,便過份樂觀,不問銷路,盲目擴大生產,或恢復生產,競購原料,其結果,不僅影響了生產成本,而且反在初步好轉過程中,再度造成嚴重的產銷脫節。這現象表現在火柴、肥皂、襯衫等業方面特別明顯,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應立即糾正的。
   本市火柴目前實際月產量達四千箱左右,這數字旣已超過了全國火柴會議所規定華東全區每月平均生產量,如再加上以前存貨,即已過剩火柴二千四百七十箱;肥皂的生產,自四月份以後,便逐月擴增,到七月份已增加到九五九六七箱,而銷路則正與此相反,七月滯銷爲一七六八九箱,連過去存貨,滯銷額共達十七萬多箱;襯衫業七月份銷量僅為五月份的一半,八月份更低於此數,截至七月底止,計過剩襯衫、服裝、童裝、雨衣、襯褲等共一八七九八打。由於產量盲目擴張而相伴發生的,便是競購原料,增高成本,與同業間的彼此殺價求售。這種盲目擴張的結果,不但對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沒有幫助,相反地,倒會引起部分投資的浪費,對整個社會生産反爲不利的,所以各有關方面,應在工商業開始好轉聲中,保持清醒,堅持以銷定產的方針,穩步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