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百貨及花紗布公司大力協助私營公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3108
颗粒名称: 華北百貨及花紗布公司大力協助私營公廠
并列题名: 通過收購產品委託加工方式 若干工廠已能繼續維持生產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05月14日,天津日報載華北區百貨和花紗布二公司通過收購產品、委託加工等方式,大力協助津市私營工廠推銷產品和維持生產,以渡過目前的困難。
关键词: 產品 公司 銷路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五日電)據天津日報十四日載華北區百貨和花紗布二公司通過收購產品、委託加工等方式,大力協助津市私營工廠推銷產品和維持生產,以渡過目前的困難。
   四月份華北百貨公司在收購津市私營廠商產品方面,共投放資金一百三十四億七千三百三十九萬元。其中通過代銷、換貨及委託加工等方式直接用於扶植私營企業生產的資金爲九十四億三千二百九十八萬元,解决了許多私營工業產品的銷路問題。如瑞興源記針織廠及文華、四達文具廠等,四月份曾因產品滯銷,一度陷於停工,經百貨公司收購其產品後,已重新開工生產。其他如德昌公顏料廠、聯華烟廠等,也因百貨公司收購產品,解决了資金週轉的困難。五月份百貨公司將繼續擴大對私營工廠產品的收購。從一日至十日,該公司已經收購了一百多家銷路有困難的工廠的工業產品,總值達九十二億連四月份數字已達二百二十餘億元□在收購過程中,私營工廠方面一般多能明瞭公私兼顧的精神,以合理價格要求百貨公司收購,這樣使雙方都不吃虧。但也有個別廠商對公私兼顧的精神認識不足。只顧自己一方面的利益,要求公司用高價收購自己的產品,或把無法推銷的貨物讓公司收購。如永昌造紙廠賣給百貨公司的有光紙要價爲每令十萬元,而當時市價只不過八萬五千元。
   華北區花紗布公司,爲協助津市織染業渡過當前難關,在原有加工織布合同的基礎上,自本月三日起陸續與津市電力織布工廠分組簽訂了第四期以布換紗的加工合同。通過了這批加工合同,一百多家織布廠目前產品銷路及資金週轉上的困難將獲得解决,使一千多台電力織布機(約爲津市現在開工的電力機子的一半左右)得以繼續維持生產。爲了適應目前經濟形勢,爭取在物價平穩中擴大銷路,第四期合同中規定加工布疋的規格,根據「減低成本,保持質量」的原則亦有所改變。改變之後,在成本方面可較前減低六分之一左右,給推銷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關於布紗交換率,該公司根據實際情况,亦給各織廠以適當照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華北區百貨
相关机构
花紗布二公司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