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開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356
颗粒名称: 談開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当代报对“開會”一词的解释。
关键词: 当代报 開會 解释

内容

在今天,開會已是我們主要活動之一,每個人都有機會參加開會或主持會議但由於過去學習的不够,或是一向不習慣於冷靜自己的情緒,往往在會議上不能盡情發揮自己意見,在會後,反到覺得有很多話該說;主持會議的人也常犯一種毛病,不能及時的掌握住問題中心,啓發大家發言,却讓一些枝節問題在會場上爭論,結果是一無所獲。這樣不但浪費很多時間,並且失了會議神聖的意義。
   另一種情形當然是更壞的:會場上變得鴉雀無聲,誰也不說話,好像彼此毫無意見。實在這種冷場並非人人都沒有意見,而是召集會議的人沒有把會議搞好,參加會議的人事先毫無準備,會議只落得一個形式,有會而無議。
   所以,開會雖是看來很平常,實在是很艱巨的事情,這當然是指一些有内容的會議而言,爲了克服上述現象,召集會議的人需要下了一番工夫,事先,應當把召開會議的問題搜集齊備,然後,把這些問題讓每個參加會議的人知道,給他們有充分時間考慮,準備材料;經過一定期限,再去搜集個別的意見,加以歸納。個別的意見可能全不一致的,也許分歧到不可思議。那未這個會就不能召開了;開了也是無益。即使會期已定,較好的辦法就是把會期延遲,進行會前協商。有時意見雖然分岐,彙集到一處,可以歸納成二個或三個,且大都是很有理由的,那末這個會議必需要舉行,一定會有一場寶貴的辯論。從辯論中獲得意見的一致。所謂服從多數,也要照顧到少數,纔是民主會議精神。那些少數意見不一定全是偏頗的,正確的應當酌量採納;不正確的部分,要在會前說服,這都是召集人應做的工作。忽略了這一點,能影響會議進行的空氣:盲目的執行少數服從多數的表决,主席有時會做了羣衆的尾巴。
   會議的目的本來是交換意見與尋求眞理;所以會議協商正是會議的初步工作,也就是會議的開始這一步工作沒有搞好而驟然開會,或者連召集人也沒有想好要討論什麽就開會,那祇有把會議弄成一種形式的或事務主義的偏差上去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乾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