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繼續下降對經濟也不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1860
颗粒名称: 物價繼續下降對經濟也不利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4月30日当代报登载关于物價繼續下降對經濟也不利的文章。
关键词: 当代报 物價 經濟

内容

或問:爲什麽物價繼續下降,對全國經濟也是不利的?資本主義國家物價下降是象徵經濟恐慌的嚴重化,而蘇聯物價下降則是象徵社會主義經濟的繁榮發展,我國物價下降屬於那一性質?
   我們知道:我國物價金融的穩定,一方面固然是人民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初步勝利,但另方面也還存在着嚴重的困難。因此,如果物價繼續下降,那就會引起一些不利的影響。
   這是因爲目前物價金融的穩定,不單不是國內生產大量發展,物資供應極爲充沛的結果,而且也還不是人民經濟已完全醫治好創傷,完成了必要的調整與改造的結果,而是節約不必要支出,合理使用預算,基本完成了和部份增加了收入,城鄕物資交流奠立了初步基礎的結果。加以工商業還有很大的困難,農業生產也還很低落,物資的控制和供應還不十分雄厚,市場的流通和組織還不十分正常健全,工農業產品比價還未全面確定。在這情形下,如果物價繼續下降,勢將造成工農業產品價格低於成本,資本短縮,銷路呆滯,使擴大再生產受到影響;商業及銀行信用也將發生波動,同時,城鄉物資交流中會受到阻礙,影響人民經濟的穩步恢復。再者,通貨膨脹剛吿停止,政府將繼續力求平衡收支,以出售物資的方法調劑供給,穩定市場,還不可能,也不必要緊縮通貨,使物價繼續下降。總之,目前物價上漲固然不利,物價下降也對經濟不利,只有物價穩定才能有利於經濟的正常發展。
   我國的經濟是新民主主義經濟,其發展規律與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不同,目前我們的任務,是從戰爭創傷中恢復與發展人民經濟,物價的穩定是表明人民經濟的初步好轉,人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有了恢復與提高的有利條件,我們旣沒有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過剩那樣的危機,也還不可能做到像蘇聯那樣有了日益增長的生產力來抑低物價,大規模提高人民物質與文化生活。將來我國穩步地完成恢復與發展人民經濟,再進一步完成工業化的建設以後,我們就將一步一步地走到繁榮和幸福的境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