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換換生意經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1800
颗粒名称: 該換換生意經了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29日当代报登载文章劝诫投機取利的工商業者要转换「生意經」。
关键词: 当代报 工商業 生意

内容

物價平穩,皆大歡喜。可是社會上也有一些人在搖頭嘆氣。嘆氣的朋友,他們的理由是「沒得生意,賣不出錢。」說這些話的當然是商人。可是三百六十行,絕不會行行相同。
   眞正「沒得生意」的當然有。那些過去專供官僚特殊消費的行業,不但「賣不出錢」,而且生意簡直「悽慘」得可以。這是「理當如此」,一些也不稀奇的,至於另外有些商人呢,他們却並非眞正「沒得生意,賣不出錢。」
   有這麽一個例子:
   有家火腿店,春節前(是該業銷貨的旺季)生意清淡得眞可以,春季後,老板看清了政府鼓勵正當商業的政策,不再墨守成規,大胆地採用了「薄利多銷」的方法,在經營方式上衝開了一條路,結果營業日有起色。
   另外,也有一家火腿店,老板為自己的貨物確定了一個固定的利息,要求每一筆生意保證賺多少錢,因之售價不予減低,營業日蹙,周轉也日益不靈,無法進貨,有「賣了吃空」之勢。
   這個小例子,表示出兩種不同的經營方式,得出不同的結果。並不是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火腿香腸尚且如此,可見其他爲人民生活所需的行業絕不是「沒得生意」,也不全「賣不出錢」,而只是「沒有大生意」,「賺不到大錢」。而問題是在「願不願做生意」,「願不願賣錢」。
   春節前,有部份商人估計春節後物價將大大的波動,因此不惜以很高的利息借貸囤貨。至今物價回落,賠□貨物,還得賠利息。
   這就叫做「一着走錯,全盤皆輸」。在國民黨統治時代常操勝算的商場老將,現在多半是落得「折兵損將」,大吃敗仗。
   有一位經營五洋的「專家」向我申說「營業稅還沒有繳淸」的痛苦,說得「苫不堪言」。我要他「試道其詳」,他說出了實話,他說:做一筆營業,繳一筆稅,是不會有問題的,而且實在稅不能說重。可是我們總想將這一筆錢多翻它幾次,多賺一筆,結果是貨大量買來,一時賣不出去,物價一落,就大蝕其本,連稅也沒法繳了」。
   「過去的辦法如今行不通了」,是這些商人的結論。
   確實,如果商人們還用那些過去爲官僚服務、投機倒把、謀取暴利的「生意經」來對今天的人民政權,是沒法不失敗的;相反,凡是確實爲人民服務,老老實實將本求利的工商業者,也必然會得到人民的支持。
   這就是「人民做主人一「人民坐江山」的一種表現。
   奉勸部份希圖投機取利的工商業者:得好好地換換你們的「生意經」了。(老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老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