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彼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1505
颗粒名称: 在太平洋彼岸
并列题名: 一一美國進步人士,著名黑人歌手保爾。羅伯遜對蘇聯記者的陳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26日当代报登载了“在太平洋彼岸”的连载文章。
关键词: 当代报 太平洋 连载文章

内容

我的故鄉是在美國新澤西州,離大城市紐約不遠的地方。我出生在貧苦的黑人家庭裏,住在『黑水坑』裏;在美國,對有色人種住宅區就是這樣稱呼的。黑人從來不准住在別的市區裏。
   我父親的事情我記得很清楚;隣居都叫他做『老羅伯遜』。父親生長在南方。也就是在『湯姆叔叔的茅舍』一書裏所描寫的奴隸最多的南方生長起來的。我的父親是一個奴隸。一八五八年在田納西的一個奴隸市場上,他的主人把他賣給了另外一個農場主。那時父親剛滿十五歲,人家把他拖開了家鄉,非要把他帶到遼遠的地方去不可。但是,他中途跑掉了。他跋山涉水一直跑了好多日子。他們脚跟脚地急追。他們放出惡狗咬他,發誓要用可怕的私刑拷問他,但他終於逃脫了虎口。在新澤西州離老家很遠的地方,我的父親落了脚。
   我母親的名字叫瑪利亞,是一個善良的女人。當家裏連一塊麵包渣都吃不到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像每一個作母親的那樣替我們發愁發怨。日子總是過得這般窮。我還曾記得在那些漫長的冬夜裏,母親在冰冷的爐旁,在她的膝蓋上哄着我這餓着肚皮的孩子睡覺。
   『睡吧!孩子,」媽媽說道,『睡吧!我的小寶貝……。睡覺好,睡夢裏是不想吃東西的。』
   然而我即使在夢裏也是想吃東西的。我夢見了加饀麵包和一些用蘋菓做饀的點心……。不過更常見的,是另外一些使我苦惱的夢境。我彷彿夢見過一輛黃色的汽車嗚嗚地叫着追趕我。
   黑人是不准走大馬路的。爲了黑人,特別鋪設了一條路。有一天,一個白人開了一個玩笑,把我的哥哥推出了人行道。哥哥摔倒了,他沒能够立即爬起來。這時有一輛黃色汽車四個大輪子正好從他身上輾過去了。
   白人汽車夫很快地把車飛駛過去,連站都沒有站!我們只好把哥哥送回家,把他放在一領竹蓆上。大家一宿沒有合眼看護着他。媽媽要他站起來,可是他什麽也沒有聽見。他咬着牙翻來覆去在地上打滾。他已經不能辨認我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了。拂曉時,哥哥終於停止了最後的一口呼吸而和我們永別了。
   父親說這樣倒很好;哥哥去的那個世界裏終年是黑夜因此分辨不出誰是白人和黑人。母親只是搖頭;她不相信還有『另外的世界』。
   。不久,我的母親瑪利亞死去了。後來另一個哥哥,在資本家的農場做工累死了;我們把他葬在母親身傍。從坟地回來時只剩我和父親兩個人。那時我才五歲。
   這就是留在我記憶當中的童年時代的全部印象。我的童年,結束得過於早了。在我十二歲那年,有一天父親讓我坐在他身傍於是就像對待一個大人似的和我說:『我的孩子,你的天分很好……恐怕進專科學校都不成問題的,但是我沒有錢供你唸書,還是你自己闖一闖想法子賺錢吧!』
   (未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