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與」土地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1156
颗粒名称: 土地革命「與」土地改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22日当代报发表土地改革就是土地革命。
关键词: 当代报 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

内容

所謂「土地革命」與「土地改革,如果指的是我們黨在十年內戰時期和今天對於解决土地問題政策而言,我認爲是沒有原則上的差別的。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社會就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反對封建主義,一直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反封建主義的主要内容是消滅封建的土地制度,改造農村的生產關係,解放與提高農村生產力。佔農村人口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農民,只約佔全國可耕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二三十,佔農村人口百分之十左右的地主階級(包括舊式富農),却佔了全國可耕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八十,這種土地的分配情形,是極不合理的。地主則利用這種土地所有制,殘酷地剝削農民。這種封建剝削,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力,妨害農村生產的發展,使農民陷於極度貧困的境;地因而又縮小了工商業的市場,使中國工業不能發展,長期停留在落後的農業國家的階段。「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消滅封建的土地制度,解放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爲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爲工業國準備條件。
   從我黨在兩個時期解决土地問題的策略路綫看:十年內戰時期是「以工人階級爲領導,依靠貧農,聯合中農,去削弱富農,消滅地主。』(毛主席:在八縣查田運動大會上的報吿)今天是『依靠貧農,鞏固的聯合中農,消滅地主階級及舊式富農的封建的及半封建的剝削制度』(毛主席:「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可見,這雨個時期的策略路綫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當然,這兩個時期的階級情况、社會情况,國內外的形勢,羣衆運動的規模,都有某些不同,因而在具體政策的執行上也會有某些差別。但,這並未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和反封建的根本革命任務,同時也不能因此便得出結論說當時的「土地革命」與今天的「土地改革」有原則上的差別。實際上,土地改革也就是土地革命。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