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灰橋陡門工程土方完成四分之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8930
颗粒名称: 温州灰橋陡門工程土方完成四分之三
并列题名: 平均每月二千餘人參加勞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3月,温州灰橋陡門工程,土方完成四分之三,平均每月二千餘人參加勞動。
关键词: 温州 灰橋陡門 工程

内容

(本報溫州訊)本市修建灰橋陡門濬河土方工程,在工程委員會周密計劃和正確領導下,依靠羣眾力量,作順利展開,至三月十七日止,已完成全部土方工程四分之三强。工程開展過程中,參加民工由最低一日八百人增至三千五百餘,平均每日有二千餘人參加勞動,因為工委會工作同志正確掌握具體情况和鄉村幹部模範帶頭作用,羣衆勞動情緒很高。自□月二十八日開工至三月十七日十八天。,已獲得如下成績:(一)發動參加勞動的農民、工,、學生、幹部共達三萬一千二百〇二人;(二)完成土方數三萬六千九百六十八土方;佔全部工程四分之三强;(三)已完成任務單位有城西區水心村、甌運橋村、岷江第六、七、八、九各村,蒲州鄕第四、五、六、九、十各村,羅山鄉第八村,新積鄉茅畊村、岩頭村,德政鄉里垟村,南田鄉橫凟村、上田村四個組及學聯溫中、市中、溫工三組。(四)除個別鄕村外,大部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
   城西區水心村贏得工作模範後,該區甌蓬橋、將軍橋兩村亦不甘示弱,自動來修理補工,影響了其他鄉村爭取模範良好現象。
   (又訊)本市人民政府財政局靑年團支部,為樹立同志們的勞動觀念,特號召該局同志利用星期休假,參加灰橋浚河工程,自動報名參加的有一百二十多人,於十九日(星期日)上午由該局人事股長李仙村同志率領,前往灰橋參加挖土工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城西區水心村
相关地名
甌運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