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專寒假工讀工作獲得良好勞動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7803
颗粒名称: 藝專寒假工讀工作獲得良好勞動成果
其他题名: 爲今後工讀打下堅固基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國立藝專工讀同學,在寒假中分頭展開工讀工作,獲得良好勞動成果。
关键词: 成果 國立藝專 工讀

内容

(本報訊)國立藝專工讀同學,在寒假中分頭展開工讀工作,共獲得勞動成果米一百六十六石二斗,人民幣四百四十七萬四千九百元,折實單位一百八十個。內中除去一部份伙食費及材料費支出外,全數作爲本學期工讀基金。寒假中各項工作情形如下:
   (一)寒假返滬同學四十餘人,分為八小組,在滬有組織地繼續學習及推銷年畫和領袖圓形石膏胸像(分大、中、小三號,金色、白色二種)共售去年畫二千九百九十八張,合人民幣二百三十九萬六千四百元。石膏像二百八十四個,合人民幣二百零七萬八千五百元。
   (二)是在農業展覽會工作的同學五十四人,每人每日一個單位工資(伙食在內)計一千單位左右,自二月二十號先後開始工作,担任繪圖表,畫生產過程等等,報酬以單位折米,計獲米四十八担,美術材料米十五担,共計白米六十五担。
   (三)保險公司工讀同學二人,工作十天,每人每天連伙食在內四個單位,共收入八十個單位。
   (四)在本校打泥牆六人,工作三天,共得報酬米一担二斗。
   (五)在同濟大學附屬醫院工讀同學一人,工作一月得一百單位。
   (六)本校師生合作設計本市人民大禮堂建築圖,得到報酬米一百担。
   在寒假工作中,同學們除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外,並高度發揚互助精神,盡量節省各項開支,推銷年畫、石膏像的同學,大多數將應得的車費捐出,增加了工讀基金,爲今後工讀互助運動打下堅固的基礎。(敏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