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6006
颗粒名称: 剪刀差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2月23日,当代日报对剪刀差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剪刀差 術語 經濟

内容

「剪刀差」是經濟上的術語□什麽是「剪刀差」?簡單的說:農產品價格和工業品價格發生了參差就是也。工農產品價格不能以相等的幅度升降的現象。
   例如:當去年九、十月間,工業品突出性上漲,農產品特別偏低。那時,□十支棉紗曾高到每件七十多萬,而米價每石祇一萬八十,要卅八到四十石米才能換一件(按抗戰前標準比例:三十石米換一件紗是天經地義的)所以,那個時期「剪刀差」三字特別多見在報上。
   現在,三個月以後的情形變了,在今天工業產品的棉紗價因爲實銷不動而價格落小,農產品的食米因爲需要量强,也發生了突出上升,如把米紗的差價比較,則是二十石米正可換一件紗了,這樣是成了「反剪刀」現象。
   「剪刀差」,「反剪刀差」,都是工農產品價格脫節了的稱謂。
   (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