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數量最多爲何不是領導階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0676
颗粒名称: 中國農民數量最多爲何不是領導階級?
并列题名: 人民政協共同綱領的學習討論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12月25日,当代报发表一篇中國農民數量最多爲何不是領導階級的文章。
关键词: 当代报 中國農民 領導階級

内容

中國農民數量最多,佔全國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而生活之貧困較□人有過之無不及,也是最受壓迫的一個階級。然而,「農民(編按:指個體農民)雖然人數眾多,但他是與最落後的經濟形式,卽與小生產相聯結,因而也就沒有,並且也不能有成爲領導階級的條件。農民不僅不是增長着的階級,反而一年一年分化爲富農與貧僱農(無產者、半無產者)。除此而外,他們由於本身散漫而不如無產階級那樣容易組織起來,他們由於自己所處的私有者地位而不如無產階級那樣樂於走入革命運動。」(「聯共(布)黨史簡明敎程」)。
   中國的農村還是自然經濟佔優勢,農民都是在小塊的土地上進行個體的生產,使用的工具是落後的,由於他們這種落後的小生產方式,加上農民都有畝把地,「你種你的地,我鋤我的苗,互相管不着,」就必然使得農民自私、落後、保守、散漫,團結組織性都差,這就使得這個階級在中國的革命中,不能成爲領導階級。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歷代的許多農民運動,就是因為當時沒有新的生產力與新的生產方式,沒有新的階級力量,沒有先進的政黨,因此便都陷於失敗。而今天,中國的農民能消滅封建地主階級,平分土地,實行生產互助…………不是由於人數多而決定的,也不是他們的階級性質比起李自成或洪秀全時代來有了什麽改變,而是由於有了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但,應該注意的是農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之一,或者說是「革命的主力軍」。幾千年來他們一直就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壓迫,他們很容易參加革命;他們雖然有弱點,但一日在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就能團結組織得很好,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列寗指出:「只有農民羣衆加入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條件下,無產階級才能成爲在爲民主制奮鬥中獲得勝利的戰士」(「聯共(布)黨史簡明敎程」)。中國的農民從一九二五——二七年的大革命時代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們積極的參加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的鬥爭,已如前述;在人民革命戰爭中,他們生產支前,踴躍參軍參戰,成爲人民解放軍戰士的主要來源之一;在新中國的建設中,農民將是新中國工業的最大主顧,只有他們能供給□豐富的粮食、原料與吸收最廣大的工業品。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中寫道:「農民——這是現階段中國民主政治的主要基礎。中國的民主主義者如不依靠三萬萬六□萬農民羣衆的援助他們就将一事無成。從這裏,我們可看出3工人階級領導下工農聯盟的重要性。農民必須和工人聯盟,接受工人階級的領導,使自己獲得澈底解放。工人階級必須鞏固團結農民,領導農民,革命才能順利成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