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五個餘月來走向復蘇的玉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4440
颗粒名称: 解放五個餘月來走向復蘇的玉山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10月25日,当代日报社刊登的一篇《走向復蘇的玉山》。
关键词: 玉山 当代日报 農村

内容

本報通訊員
   玉山,它位於江西省的東部,又與浙江西面交界。並且是浙贛路的中心。全縣面積為一萬五千餘方公里,人口約共二十四萬人。
   全縣可耕的土地,約佔三分之二。因此粮食勉可自給,且或有餘。在民國二十八年至卅年間,由於農村副產品的豐收,以及交涌的便利,人民生活尙够水平。本縣商業也曾因此繁榮了一個時期。
   自三十一年敵寇侵入本縣,至抗戰勝利,玉山是變了。一方面由於日寇的摧殘,一方面由於反動派統治變本加厲,橫征暴斂,以及僞法幣僞金圓券的急劇貶值,物價直線上升,人民生計日趨困難,弄得農村破產,商業凋零。
   自本年五月五日,本縣解放到現在,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月,可是與反動派時的情况已了有根本上的不同了。反動政府統治下農民吃樹皮為生
   本縣西北鄕的農村比較富庶,東南鄉較差,許多農民就離鄕背井到外謀生。附近的東鄕、草鋪等地方,簡直只留了數份人家了。農民中貧農佔大多數,次爲中農。經過了敵寇以及反動派的洗刼,現在農民的生活,一般都很艱苦。去年本縣鬧旱災、水災的時候,有些農民竟吃樹皮及豆腐渣過日的。
   反動派統治時期。基層政權大都落在惡霸之手,也就造成了惡霸剝削農民的好機會。如僞冰溪鎭長平樹榮,那個不知道他會剷地皮,在玉山街上就擁有房子幾幢,在鄕村還有田地,這些都是歷年剝削農民的血汗,而累積赶來的。解放以後,平樹榮已經逃亡,被隱匿的物資不在少。六月間,政府實施征借,根據人民的檢舉,查獲稻谷達百担,木柴數千斤。
   最近過去被剝削數年
   來當
   現在要算賬靑黃
   不接時候,農民生活就面臨了一個嚴重的難關,爲了生活,他們只有向人借貸,這時就造成了一些地主階級剝削的好機會,今年的利息平均爲加五,(就是借一担穀,到秋收時還一担五斗,在這樣的剝削下,農民生活更變苦了,往往一年辛勤所得,頓時變為烏有,爲了生活,他們只有再借。解放後,再也沒有高利貸者來吸取農民的血了。而且可向吸血者算賬了。目前人民政府,派工作人員下鄕工作,發動羣衆,組織農協會,進行反匪特反惡霸的鬥爭。
   在西北鄕一帶,一些農村的副產品,也解决了農民生活的一部份。因為西北鄕大山居多,盛產茶葉茶油,茶葉是玉山大宋出產品,產區以西鄉懷玉山,等處最多。南鄕也有一些。其中以廣平茶葉最著名。
   葉細味甘者,戰前運銷滬杭以及國外。抗戰時由於滬杭中斷,茶葉無法外銷,茶山有的全部改種雜糧。勝利後,雖再種植,爲數很小,有待努力。
   解放後,農民比較担心的,是鄕村中土匪時出時沒,南鄉及東鄉,靠近江山一帶,搶案時常發生。土匪大都是零星組織。鄕村中一班無知的游民也參加在內。最近由於解放軍剿匪部隊來縣,土匪有的散夥,有的竄往江山官溪一帶。
   解放後商業情况,由於農村
   元氣未吿復原,以及在節約支前號召下,有些商店生意是淸淡的。人民銀行,爲了扶持商業,曾貸欵各商店,只要有正式營業執照的,都可借到。利息爲七分,一部份商店藉此度過了難關。
   商人的覺悟,也漸漸增强了。反動派統治時期,熱中投機開設銀樓收兌銀元的天寶、寶成、久華等銀樓,也紛紛改業,大都改營日用品了。
   玉山機廠
   加緊生產
   本縣□有工廠,祇有上海鉄路局浙贛線玉山機廠,處於信江南岸,火車站上坂頭隔壁。內有職工三三〇餘人,工廠的性質是為專修本路機客貨車,和製造客車。解放後,工人覺悟提高,現在生產增加了很多。從前二個月修一個火車頭,現在一個月也可修好一輛了。另外協和醬園內最近創辦了一個小型布廠。
   學校充滿山敎玉育
   新生朝氣在過去表面上看起來是還發達的,中等學校有玉山縣中、縣立簡師、省立女師、扶輪中學、日醒中學五所。每鄕有一所鄉中心小學,解放後,由於一些校長的更換,敎師的調整,各校都充滿着蓬勃的朝氣。如簡師與女師合併後,就與從前不同了。最近本縣幾次盛大慶祝,省立簡師均起了帶頭作用。
   從前小學敎育經費大部是靠公產收入,但因組織不健全,保管欠嚴密,只飽了一批劣紳私囊(敎育欵產二部份是地方紳士管理),而反動政府還用了一批不合格的敎員。解放後,政府遵照人民公議,更換大批校長,訓練敎員,汰除不合格的人員,現在全縣小學敎員有了三八〇餘人。
   今日的玉山,已開始走上了復蘇的大道,可是還需要大家澈底覺悟,努力加緊生產,在人民政府領導下向前邁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吳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