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036
颗粒名称: 随风潜入夜
分类号: G451.6
摘要: “丁零零……”,上课了。“报吿老师,他……他偷走了我的语文书……”一个女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和她同桌的他坐在位子上,昂着头,慢吞吞地说道。我站在讲台前,气得说不出话。唉,又是他。他虽智力很好,但一直很顽皮,学习不够踏实。我曾找他谈过几次。话,收效甚微。家访其父,得知其母在他刚六岁的时候病逝。其父对孩子的缺点也有同感,但无能为力,只是摇头叹息。
关键词: 教师职责 教书育人

内容

“丁零零……”,上课了。
  “报吿老师,他…… 他偷走了我的语文书 ……”一个女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说。
  “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和她同桌的他坐在位子上,昂着头,慢吞吞地说道。
  我站在讲台前,气得说不出话。唉,又是他。他虽智力很好,但一直很顽皮,学习不够踏实。我曾找他谈过几次。话,收效甚微。
  家访其父,得知其母在他刚六岁的时候病逝。其父对孩子的缺点也有同感,但无能为力,只是摇头叹息。我如果对他儿子批评过激,很可能使其自暴自弃,走向老师的对立面。几天来,我一直思考着,如何对他进行教育呢?周五作文课,我出了一道命题作文《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仅用一节课时间就完成了。翻阅了他的习作,结构、语言都很不错,选材真实,只是缺少细节,感染力不够。我何不借这篇作文, 让他修改,并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教育呢。
  于是,我找他谈话,先肯定了他这篇作文的优点,又指出了作文的缺陷。他心情显得很激动,眼中噙着泪花,向我叙述了事情的原委:“那是刚考进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到三十里外的县城读书,到周六才能回家一次。那时爸爸放心不下,周六总是早早地来接我。每逢星期三总是带着煮熟的鸡蛋和亲手做的饼来看我。就在一个周三下午,天突然下起了暴雨,道路泥泞。我想,爸爸不会来了。在自习课时,我便偷偷跑到街上打起了电子游戏机。正当我玩得很起劲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爸爸在来校途中摔伤腿的不幸消息,内疚之心难以言表……”讲完之后,他表示一定要好好地修改这篇作文,不辜负爸爸的殷切希望。
  第二天,他把修改好的作文交来了 。我一看, 内容充实多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父亲的爱戴之情。有寓情于景的环境烘托,有形象逼真的神态刻划,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我充分肯定了这篇作文的成功,又乘机鼓励他严格要求自己, 改掉不良习惯,做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此,我和他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师生交上了朋友……我想: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而且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成才。同时,教教要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寻找教育成功的突破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