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下海”,忙时下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2832
颗粒名称: 闲时“下海”,忙时下田
分类号: F323.6
摘要: 春节过后,一股猛烈的「外出打工热」冲击着灌南小窖乡。短短十几天,前往沪、苏、浙、锡、常等地打工的就达四千余人,占全乡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而且还在继续增加。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千百年来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养家糊口,繁衍生息。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批劳动力进入劳务市场,参与流通,广大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这是值得庆贺的转变。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村劳动力

内容

春节过后,一股猛烈的「外出打工热」冲击着灌南小窖乡。短短十几天,前往沪、苏、浙、锡、常等地打工的就达四千余人,占全乡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千百年来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养家糊口,繁衍生息。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批劳动力进入劳务市场,参与流通,广大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这是值得庆贺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值春耕生产大忙,有些农民只顾外出而忘记了下田,甚至有的村劳动力基本都外出了,导致农机无人用,庄稼无人种。这种局面实在令人担忧。
  农业生产季节性相当强,「地误人一时,人误地一年」。闲时「下海」忙时「下田」才能保证钱粮双丰收,才能得到更高的效益,才能保证有钱有粮心不慌,有粮有钱奔小康。
  今年是「八五」向「九五」过渡的关键一年,春季又是一年之首,稳定农业是当务之急,希望城乡各级领导重视起来,积极做工作,劝导农民不要盲目外出,说服动员他们返回农业生产第一线。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灌南
相关地名
小窖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