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鲜族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1454
机构名称: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0/001
起始页: 0216.pdf
地址: 长春市宽城区铁北凯旋路10号处
起始时间: 1956年9月1日

机构描述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在长春市宽城区铁北凯旋路10号处。创办于1956年9月1日。建校时借用天津路小学校舍,初中部10个班高中部2个班,学生总数620人(其中住宿学生300人),教职工45人。1957年秋在今址新校舍落成,省市拨款52万元,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占地5600平方米,教职工宿舍三栋630平方米。另拨款9.6万元购置桌椅、床铺、图书、仪器等设备。校园总面积34716平方米,实习地21415平方米,植树5000株。1979年省市拨款27万元,新建一栋三层楼的教职工宿舍。1981年市教育局拨款8万元,铺设供热管道,拆除锅炉。1986年市教育局拨款1万元进行校舍维修。1981年11月,拨款15万元,建厂房800平方米,生产缝纫机零件,为校办工厂。1986年投资14万元开办饮料厂。朝鲜族中学实行六年制教学,1957年至1961年间,初中部12个班,高中部6个班。1962年至1969年间,初中部9个班,高中部6个班,在校学生500人左右。1971年9月至1974年7月间,招收了汉族学生。1974年7月汉族学生划给市第四中学,以后再未招收汉族学生。 自1975年以后至今,初中高中级各6个班,在校学生500人左右。自1978年以后,每届高中毕业生50人左右。1959年至1965年间,升入上一级学校深造的30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2.7%。1978年至1988年的11年间,升入上一级学校深造的16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8%。参军者200余人。1980年3月,试行高中部汉语、朝鲜语选修课,加强高中文科教学,为高中生用朝鲜语答卷创造条件。1981年8月开始,使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编写的教材,使用朝鲜语进行各学科教学,考生使用朝鲜语参加高等学校升学考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师中涌现出一批优秀者,如1957年教导主任刘屏山被选为省级优秀教师,1959年初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4月,郑顺玉、池哲洙两人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1961年9月,郑顺玉、柳相烈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962年9月,姜大贤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1985年崔一被选为省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姜大贤被选为市政协常委。朝鲜族中学1987年被评为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市安全防火工作先进单位。1978年6月吉林省确定其为省的重点中学。长春市决定该校高中部在长春地区招生,对外开放。自1981年以来,接待过日本、柬埔寨、美、英、法、德、荷兰、新加坡、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及港澳地区的参观团和个人,30多次540余人,接受国外赠书3000余册、赠款140万日元。1988年有12个教学班,学生477人,教职工108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