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宽城区朝鲜族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1432
机构名称: 长春市宽城区朝鲜族小学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30/001
起始页: 0212.pdf
地址: 珠江路东五条街西胡同11号
前置机构: 长春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分校
起始时间: 1948年12月

机构描述

长春市宽城区朝鲜族小学:在珠江路东五条街西胡同11号,创立于1948年12月,1957年正式命名。学校前身是1948年12月1日成立的长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个朝鲜族班,1名教员,8名学生。1950年改名长春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分校,地址在西五马路小学院内,3名教师,91名学生。1951年7月,迁到上海路一段4号,正式命名长春市朝鲜族小学校,教师5名,学生114名。1952年更改校名称长春市立朝鲜族小学校。1953年学校迁至宽城区吴淞路。1954年3月,学校改称长春市第二区朝鲜族完全小学校。1955年称长春市头道沟区朝鲜族小学。1956年10月,定称长春市宽城区朝鲜族小学校。市人民政府拨款11万元,新建校舍。1957年10月,在广南花园旧址新建校舍落成即今校址。今学校占地面积1242平方米,建筑面积738平方米,房舍32间,操场占地面积4078平方米。学校经费一来自区文教局拨款,二来自校办工厂收入。据统计,1980年到1986年,区文教局拨经费9.1余万元。1979年至1984年间,上级机关特殊拨款20.9万元。校办工厂两座,一是北方汽车修配厂,工人5名;二是文教糖果厂,工人20名。每年从校办工厂中提取40%利润补贴学校。1979年吉林省决定,宽城区朝鲜族小学为吉林省重点朝鲜族小学。1986年7月1日,长春市教育局决定,宽城区朝鲜族小学为中心小学,对长春市朝阳区、二道河子区、郊区、德惠县、榆树县等地朝鲜族小学进行业务领导。体育课中的足球运动颇有成绩,1980年被正式列入吉林省足球传统项目重点学校。1980年获全国小学“萌芽杯”足球北方赛区第2名,获国家体委、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的“足球先进学校”称号。1982年获吉林省比赛第1名,1985年获全国“萌芽杯”北方赛区第3名。为国家培养输送8名足球运动员。1988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209人;教职工49人,其中教师36人。校长全哲范当选为宽城区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学校获得的各种荣誉较多,主要有1986年长春市普及教育先进学校、长春市精神文明单位,1987年长春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长春市学习教育理论促进改革先进学校,1988年东北三省朝鲜语文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勤工俭学先进学校(1969年创办校办橡胶制品厂、资金12万元)、长春市电教先进单位。1986年12月,接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敖俊德等参观。1987年3月,接待国家教委民教司司长朴胜一等检查工作。是年8月22日接待美国亚洲文化中心理事会长李光德先生参观。10月17日接待德国汉堡大学亚洲学部朝鲜语的讲座长赛古特博士参观。1979年至1985年间,接待6个省235个市县区508人次来校学习参观。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