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长春市教学装备实验指导中心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0779
机构名称:
长春市教学装备实验指导中心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21/001
起始页:
0438.pdf
前置机构:
长春市教学仪器供应公司
机构描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校为数不多,教学仪器调拨分配均由教育局财务科管理。以后随着学校数目的不断增多,教学装备和实验指导任务也日趋繁重。1960年8月,单独建立长春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管理供应站,编制3人,办公室设在北安路8号,后迁到省教学仪器社楼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仪器不再需要,机构也随之撤销,直到1977年,才开始在市教育学院内设一名干部专管仪器分配工作。 1978年12月,长春市教育局报请市编委批准成立长春市教学仪器供应公司。公司定编30人,其中事业编制24人,集体编制6人,下设秘书、计划供应、供销三个科,一个门市部。党支部书记赵铭,副经理雷占锋、苗景和。办公地点先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院内,后迁入重庆路14号。1987年11月,市教育局决定,经市编委以长编(1987)128号文件批准,长春市教学仪器供应公司更名为长春市教学装备实验指导中心,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不变。它的任务是:负责长春市五县、五区、师范学校和市直属中小学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装备,专业人员培训等。 1978年公司建立后,重点抓了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装备,自制教具,专业干部队伍培训和实验仪器管理工作。到1987年中学有29所,小学有45所实验设备已经达到要求标准,成为标准化学校。中学15所,小学57所成为实验室合格学校。获得省奖给实验室建设费83.3万元。到1988年1月,全市中小学、师范学校已建成实验室914个。465所城镇中小学已有实验室656个,其中设备较好的占70%。 通过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拨款,省奖励及多种渠道集资等途径,仪器装备金额逐年有所增加。1984年到1987年共装备教学仪器价值482.73万元。到1988年春,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和小学自然常识等科的装备情况是:城镇中小学仪器配备率已达70%以上,农村中小学(不含村小)仪器配备率已达50%以上,为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保证。 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多年来一方面发动师生动手制作教具;另一方面利用暑期组织实验员,教师上山下乡,去海边采集动植物和化石标本。到1988年春,中小学自制仪器、采集标本已达10余万件(套),体育器材近万件。节约经费20多万元。 在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到1988年各县、区都已配齐仪器管理干部。多数中学,部分小学配备了实验员,全市已有仪器管理干部和实验员1000余名。并通过举办实验员培训班,到外地参观学习和暑期采集标本等途径,专业干部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1987年12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实验室和仪器工作会议,长春市装备实验指导中心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获得高级专业职称的5人。中级专业职称的9人,初级专业职称的5人。中心现任党支部书记李福林,经理杨志刚,副经理马有田,下设秘书、计划供应、设备管理三个科,一个教学仪器供应站。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铭
相关
雷占锋
相关
苗景和
相关
李福林
相关
杨志刚
相关
马有田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