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0675
机构名称: 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269.pdf
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延寿街3号
前置机构: 私营新光铁工厂
起始时间: 1942年

机构描述

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以下简称:印机厂)座落在长春市朝阳区延寿街3号,厂区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2.52平方米。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生产印刷装订机械的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重点企业。隶属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 印机厂最前身私营新光铁工厂,1942年建立。以修理印刷机械为主,1947年底倒闭。1950年,新光铁工厂重新开业,1953年产印刷机械7台。1956年1月18日,以新光铁工厂为首的18户私营铁工厂合营,成立了地方国营新光印刷机械厂。1957年,初见规模,年产铸字机,切纸机共55台,还增添了烫金机、磨刀机、订书机等品种。年工业总产值77.3万元,利润11万元。 1966年,地方国营新光印刷机械厂改为长春市印刷机械制造厂。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8元,亏损24.6万元。1970年3月,印机厂生产经营形势出现了好转,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250万元,实现利润32万元。1975年,完成包烫样机试制工作,年产切纸机、折页机等191台,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万元,利润41万元。197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万元,亏损16万元。 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印机厂把企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经营上来,狠抓企业恢复性整顿、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QZH1-1A切纸机获“省优”,并被评为全国同行业质量第一名。年产值达到316万元,实现利润16.4万元。1980年,该厂生产经营形势进一步好转,新开了QZY1300液压切纸机;年末总产量达到334台,产值413万,利润3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30%和136%,产量比1975年增长74%,产值比1975年增长36%,利润与1975年基本持平,固定资产达到569万元,比1975年增长40%。 1981年9月16日,长春市拖拉机附件厂并入印机厂,1982年至1983年受搬迁和人员变动的影响,两年分别亏损8.4万元和29.8万元。1984年至1985年,印机厂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实行厂长负责制,推行以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生产经营形势焕然一新,一举扭转了前两年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产量分别达到295台和805台,产值843万元和947万元,利润71万元和113.4万元。 1980年,该厂在“六五”计划胜利完成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企业的“七五”规划,以引进技术为先导,开发新产品。投资83万元,引进瑞典COMO公司程控切纸机制造技术。1986~1988年,先后开发出QZ×920、QZ×1300数显切纸机和QZK1150程控切纸机,分别获“省优”和“部优”,以提高工艺技术为目的,进行了组建树脂砂铸造生产线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企业管理,认真搞好企业升级工作,继续深化改革,把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承包;积极面向市场,扩大出口。1987年,被国家机械委列为第四批机电产品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1988年,被国家经委批准为《扩大出口生产企业》。 1988年末,印机厂有职工14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3人。主要生产设备285台,其中大、精、尖设备24台。铸造技术在全市机械行业中领先。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475.6万元,净值909.6万元。主要产品:切纸机、包本机,年产量分别为843台和45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其中出口产值7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322万元,利润117万元,税金10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929元/人·年,人均利税1506.8元。企业管理被晋升为“省予备级企业”。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