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锅炉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0650
机构名称: 长春市锅炉厂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186.pdf
地址: 长春市北郊小南街37号
起始时间: 1965年9月1日

机构描述

长春市锅炉厂(以下简称:锅炉厂)位于长春市北郊小南街37号。国家生产工业锅炉定点厂,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 1965年9月1日,锅炉厂在长春市动力机械厂铆焊车间的基础上成立。主要产品一蒸吨以下小型锅炉,年产58蒸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75万元,利润3万元。 1975年5月9日,经长计字[75]63号文件和长革工[75]36号文件批准,以锅炉厂原重型车间为基础,分出100名职工,211万元资金,组建成长春市机械厂。 1966年在1978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和两年徘徊时期)工厂锅炉产品属于统配物资,实行以产定销、以生产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为中心的生产型封闭式管理,过着产品统配包销,利润增减不愁的太平日子,1966—1978年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979年该厂贯彻“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生产经营方针,开始向以销定产生产经营方式方面转变。 1980年,产品开始由包销转自销,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形势面前,经长春市经字2号文件批准,工厂实现了锅炉产品扩散,有6个企业承担起锅炉配件、铆焊及包装等协作任务,使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1980年工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798万元增长到1014.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由1979年的637.9万元,增长到878.4万元,同年,工厂又围绕产品质量问题,成立了28个QC小组,严格了质量检验标准,做到各道工序严格把关,合格入库,定期抽检,抽检结果与奖金挂钩,促进子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981年。主件主项合格达到87%,比1978年增长17.8个百分点,机加废品为0.6%,比1977年下降0.4个百分点,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为98.4%,是197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成品装配一次合格率为100%,这一年,业经国家劳动人事部、机械工业部联合检查,确认锅炉厂产品质量在全省第一,被批准为C级制造厂。 1981年5月18日,为扩大锅炉产品的生产能力,业经长春市经委、计委103号文件批准,长春市机械厂并入锅炉厂。1981年产工业锅炉由1980年的183台/80蒸吨上升到256台/1081.5蒸吨,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014.3万元增长到1354万元,利润由1980年的61.6万元增加到127.1万元,税金由1980年的43.9万元增加到68万元,成为长春市工业企业屈指可数的利润超百万元大户。同年12月28日,长春市委书记任青远,副市长王力、张震代表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亲自来厂赠送写有“盈利超百万,更上一层楼”大字锦旗一面。使全厂职工倍受鼓舞。 1982年年产工业锅炉299台/1362蒸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548.8万元,利润202.3万元,税金66.2万元,1983年6月2日,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六好企业”。1984年,被长春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1988年末,锅炉厂厂区占地面积1740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22129平方米,职工9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3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4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4人。主要生产设备252台,其中,大型切削机床11台,大型锻压设备8台。产品有燃油燃气锅炉、流化床沸腾锅炉、往复炉排锅炉、链条炉排锅炉、燃烧蒸气锅炉5大类14个系列54个规格。其中,SHF10—1.25-H型10吨/时寸褐煤沸腾锅炉,1986年评为国家节 能产品和吉林省优质产品,出口于泰国。1988年,生产工业锅炉1437蒸吨,实现工业总产值(80年不变价)2003万元,其中优等品产值304万元。利润194.3万元。1965~1988年,累计生产各种锅炉1604万蒸吨,主要销往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