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运输机械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0546
机构名称: 长春运输机械厂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6/001
起始页: 0243.pdf
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西开运街116号
前置机构: 同合自动车制造厂吉林装配厂

机构描述

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西开运街116号。工厂占地面积69181平方米,厂房面积18375平方米。到1988年末,共有职工873人,有金属切削机床124台,锻压设备10台,固定资产净值480万元。经营范围以装载机制造、挂车制造、汽车配件生产和国产、进口汽车的大中小修为主。 该厂的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同合自动车制造厂吉林装配厂。1945年前,约有工人90名、职员20名,光复后企业解体。国民党统治时期,该厂变为伪吉林省公路局的汽车修配厂,有职工18人。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后,该厂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纵队汽车团修理工厂。1949年2月,吉林省公路局正式接管该厂。当时工厂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厂房面积300平方米,只有一栋破厂房和一个破车库,有职工3人。为了发展生产,该厂陆续从社会上招聘和雇用一批技工,将伪满时残留下来的破旧设备进行修理和改装,正式成立吉林省公路局汽车修配厂。1950年4月将该厂交给吉林省运输公司,更名为吉林省运输公司汽车修理厂。1952年4月,该厂更名为国营吉林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1958年12月,吉林省交通厅决定将该厂迁至长春,与公私合营长春聚宝汽车修配厂合并。两厂合并后职工达568人,拥有机加设备14台,下设4个车间、9个科室。厂址设在西开运街和四马路两处,厂名为吉林省运输公司公私合营长春修理厂。1962年,工厂更名为吉林省交通设备制造厂。1963年改名为吉林省汽车配件厂,1967年又更名为吉林省汽车修配厂。1984年6月,该厂下放给长春市交通局管理,并更名为长春运输机械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厂主要以承修省运输公司内部车辆为主。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吉林省修车委员会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工兵团委托修理工程车和货车的任务交给了该厂。职工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为这个团修理了83辆汽车。1952年,为向国庆献礼,职工们发扬主人翁精神,利用厂里的废旧材料装配了一台新型大客车。1952年9月25日,吉林省生产的第一台公路客车诞生,并命名为“国庆号”。 1953年初,由于配件奇缺,厂内经济状况紧张。为扭转困境,该厂经多方联系同吉林市交通公司签订了改装12辆大客车的合同。职工们经过3个月的紧张奋战,终于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1958年,为解决运力不足的矛盾,该厂积极响应吉林省交通厅关于“挂车化,挂车列车化”的指示,于当年年底生产出第一批挂车74辆。1959年、1960年连续制造577辆,对解决省内运力不足的矛盾起到积极作用。 为解决修车缺件的问题,该厂从1958年开始试制汽车配件,并陆续添置了一些机械加工设备。到1961年,该厂的汽车修理、配件生产都持续上升。配件的主要品种是解放车活塞、缸套及变速齿轮。1963年,该厂的汽车配件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创最好水平。同年10月在四川举行的全国齿轮质量评比中,该厂生产的“吉”字牌齿轮荣获全国齿轮质量第二名。当年配件产值达156.4万元。之后,该厂又相继生产了“嗄斯”69型加力箱齿轮和各种车型的活塞、缸套、活塞销等十几种汽车零部件。到1965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448.76万元,成为吉林省修车和配件生产的骨干企业。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生产遭到了巨大的损失。1967年出现了武斗事件,并发生了一次火灾,造成26万元的经济损失,建厂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专损。1975年厂房得以恢复,到1976年汽车大修能力和质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978年,该厂开始试制装载机,1979年正式投入生产。这种装载机在10年的生产中,经历了两次大的改制和数十次小的改进,最后定型为ZL30A型轮式装载机。进入80年代以后,该厂一方面增加装载机的产量,一方面扩大加工自制件品种,同时把修车品种由国产转向进口汽车。从1981年开始,大量承担进口汽车修理业务,成立了吉林省日本车修理服务中心。为搞活企业,该厂1987年开始大搞横向联合,同年8月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联合,建立长春丰田汽车维修中心。11月建立中国机电设备公司华东汽车贸易中心长春维修服务站。1988年,该厂引进民主德国鲍克玛公司SHM5-125B型平地机技术项目获得成功。横向联合使企业经营方式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1988年,该厂落实招标承包责任制,使企业充满了生机。到年末,该厂内设2个分厂、4个车间、21个科室,完成工业总产值515万元,实现利润62万元。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驾驭全局,综述大势,全面反映了长春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历史工具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