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首都警察厅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唯一号: 070131020220000480
机构名称: 伪首都警察厅
文件路径: 0701/01/object/PDF/0701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134.pdf
地址: 长春市大同广场新址
起始时间: 1932年6月11日

机构描述

伪首都警察厅1932年6月11日,伪满洲国颁布了《首都警察厅官制》,伪首都警察厅直属民政部。同时,撤销长春公安局和长春县公安局。伪首都警察厅从长通路迁入大同广场新址(今长春市公安局的主楼),于10月15日继续启动。经熙洽、臧式毅推荐,修长余任警察总监。 伪首都警察厅,置警务科、特务科、保安科、司法科、卫生科、外事科、督察室、保安警察队、消防署,辖长通路、大经路、南关、四道街等4个警察署,下面有35个分驻所。12月,将长春县公署的保卫队一部,改编为警察队,驻扎于长春。伪首都警察厅有警察和职员214人,行政警察(警长)1093人、警察队(警士)224人,全厅员警共1531人。 日本关东军为控制伪首都警察厅,1936年3月,修改了原《首都警察厅官制》,决定配备日本人警察副总监。伪安东省警务厅长、日本人连修任首都警察厅副总监。1937年7月,伪首都警察厅从隶属民政部改由伪国务总理大臣直接管辖。12月,日本侵略者玩弄一套“治外法权撤废”的把戏,对“新京”进行统一管理,伪首都警察厅接管了“满铁附属地”警察署、祝町消防队和日本领事馆警察署。1940年11月1日,伪国务院将首都警察厅交给伪新京特别市公署,由市长指挥监督。 1937年,日本侵略者搞了一次伪满机构改革,主要是把担当“国内”治安的警察与担当“国防”的军队编入一个命令系统的治安部,一旦需要,军队可以援助警察,警察可以援助军队。所以,伪首都警察厅发生很大变化,除保安科、卫生科外,其他重要科均由日本人担任科长。还从日本内地招募一批日本警察充实到各科和各警察署,担任重要职务。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二十章,内容包括了旧中国长春警察、剿匪斗争、人民公安机关、指挥系统、镇压反革命、内部安全保卫、惩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管理、预审与监管、户口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外国人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爱民活动、法制建设等,再现了长春市公安工作的历史。

阅读